医谷
苏怀澈取了竹筒里的信,展开,上面写着白遇归。白遇今年二十又三,看来圣上是想为白家和苏家赐婚了,那他也不好忤逆圣意迟迟不归。
可是苏怀澈是真不想回去啊,他在这医谷待得好好的,没事就与姨母下下棋,与外祖父比比武,小日子过的那个舒心,回去后天天早起不说还得与一堆老狐狸猜来猜去的,累啊。而且十三也肯定不想让他现在回京,哎,那他便能拖一时,算一时吧。
转眼又过了半个月,今天就是白遇回京的日子,百姓们为了一睹白小将军风采早早便来城门口等着了。
苏怀瑾到的时候,道路两旁可谓是人山人海,由此可见,白遇在百姓心目中是有一定地位的。
其实单论白遇这个人,苏怀瑾是很欣赏的,他十六岁独自去了边境吴城,凭借着军功,用了七年的时间一步一步的走到如今的正三品,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可是就算她再欣赏他,她也不想嫁给一个不爱她的人。
快到卯时,东城门缓缓打开,只见一人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身着黑色铠甲,手握银色□□缓缓打马前行,身后跟着一位副将和两千精兵,精兵十人一排,步伐整齐划一,整个场面显得十分肃穆,一时间竟是鸦雀无声。
苏怀瑾因逆着光,一直看不清楚那人长相,待那人走近后,她才看清那马背上的人。因长年在外,白遇的皮肤并不是很白皙,但这并不能影响什么,反而为他更增添了一股英气。眸如点漆,眉似远山,这些形容人容貌俊美的词语,对他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真正让人折服的是他的气度。
原先的白遇是一位翩翩佳公子,现在的白遇,没有了之前的温润,褪去了少年的青涩,他不再是当年那个白小公子,而是大昭国赫赫有名的少年将军。
“白将军归来,圣上甚是欣喜,特命在下前来迎接将军。”苏怀瑾向白遇拱了拱手。
白遇也回了一礼道“有劳侍郎了。”他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少年容貌十分俊秀,据说他那指腹为婚的妻子与面前的这个人是双生子,容貌长得极为相似,他设想了一下,还是无法将记忆里那个总是流着哈喇子眼冒绿光追着他喊相公的小女娃与眼前的少年重合。
“白将军可否与微臣先行一步,圣上还在太和殿上等着你呢。”
白遇微微颔首,招副将到跟前吩咐了几句,便与苏怀瑾一同朝皇宫赶去。
到了皇宫,由内侍通报皇上,等皇上传了宣见,苏怀瑾便与白遇一同进了太和殿,皇上示意沐公公当众宣读了册封白遇为从二品的定国将军后就退朝了。
等下了朝,许多人都围着白遇说恭喜,苏家与白家交好,苏熠和苏怀瑾也不好直接走掉,便在一旁边与其他大臣寒暄着,边等着白清水父子。待到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苏熠便领着苏怀瑾走到了白清水父子面前。
“苏伯父好。”白遇先向苏熠作揖问好。
“多年未见,重缘是真的长大了,比你父亲当年更出色!”苏熠这句话是真心的夸赞,没有人能忽视掉这个少年的努力。
“苏伯父谬赞了。”
“重缘许久未归,对京城已不再熟悉,我岁数大了到底不比年轻人有体力,明日休沐,不知可否让贤侄带我儿好好的在这京城游玩一番”白清水冲着苏熠道。
“嗯。怀澈你可听见了?明日你便领着重缘好好的在京城里逛一逛。”
“是,父亲。”
闲聊了一会儿,苏熠与苏怀瑾便告辞去了户部和吏部当值。白清水则带着白遇去了乾清宫,面见圣上。
待白遇二人到了乾清宫,还未上台阶,沐公公就迎了过来“两位大人,圣上已经在里面等着你们了。”
白清水点了点头,进了乾清宫,叩拜了皇上。
“爱卿无须多礼!”丰仪走到白清水身边,将他扶起,又转头看向了白遇,良久之后道“明澈,白遇是真的长大了!”
“是啊,现在的他意气风发,真像当年的我们!”白清水也转头看向白遇。
丰仪又问了问白遇这些年在边关的生活情况,赏赐了一些东西,便示意二人退下了。
二人坐上回府的马车,一路无话,到了白府,白清水看也没看白遇,径自下了马车,进了府门。白遇见白清水这样,悻悻的摸了摸鼻子,看来父亲是要跟他算总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