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教授的邻居介绍下午5点钟他们看见王教授从外边走进公寓,王教授隔壁赵老师5岁的女儿说自己当时在门口玩,听见了教授从里面锁公寓门的声音,然后没有人看见王教授再走出公寓。
第二天上午7点,经常和王教授一起晨练的陈教授去叫王教授锻炼,发现怎么敲门都不开,陈教授急了,拨打了110电话,警察到了之后撬开了王教授的公寓门。
现场调查发现门是从里面锁上的,就像每户人家睡觉前所做的那样,客厅和卧室非常整洁,没有打斗过的痕迹,窗户是从里面插着的,没有撬过的痕迹。卧室里的被子没有叠是半掀开的,令人猜测教授之前已经躺下,由于某种原因又起身了,但这并不能为失踪问题的解决带来太大帮助。
总之,这是一个连鸟都飞不出去的密封很好的公寓,但一个活生生的人却消失了。
领头调查的警察面对这种诡异的一幕显然有点不知所措了,马上疏散了无关人群,下令不得破坏任何现场,并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和请求支援。
侦探和推理专家很快就赶到了,他们排查了所有角落,没有找到暗室,也没有发现任何撬过的痕迹,只有在枕头左侧的手机里发现当晚王教授通过一次电话,通话时长是30秒,通话对象是韩超。
显然,目前为止,过于此案没有一点线索,唯一的突破口在那通电话上。
韩超是王国军教授的得意门生,这在考古学院尽人皆知。
王国军教授今年总共带了4个学生,只有对韩超青眼相加。
这其实无可厚非,因为韩超自小对古文字就有一种惊人的直觉,这一点韩超没有和任何人讲起过,在高中学历史时,有一张刻着几个甲骨文的图片,当韩超定定望着这几个文字时,竟能隐约感觉到它们与现代汉字应该对应什么样的含义,这种感觉是一种对远古生命意识的把握,后来求证发现竟真的猜对了好几个,这种天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简直是天生搞考古的料。
跟随王国军教授学习考古后,韩超每每无意中流露出的考古天赋令这位考古泰斗十分高兴,到任何地方考察基本上都带着韩超,其实任何学科领域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任何学科都是包罗万象的,学的越深入,所能感受到的谜团与不解就会越多,考古同样是这样的一门学科。
王国军教授不止一次对他的学生说:人类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卑微,很多时候会自以为掌控了很多东西,但有时会可悲的发现,是世界故意让人类自以为掌控了某些东西,这种掌控可能是错觉。
每次说这种话时,王教授的脸上总会带着些不甘与无奈,接着会释然自嘲的一笑:这是我为学多年的体悟,你们姑且听听,也不必放在心上,年轻人还是要自信的。
韩超现在走到考古学院的正门了,而回忆也终于转到了2月13日的那天晚上,2月13日的傍晚本来对韩超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吃过晚饭,韩超像往常一样从学院的花园中散了散歩,直到淡紫色的清霭缓缓升腾,天地笼罩在黄昏暮后独有的宁静之时,韩超才踱着步向工作室走去。
韩超走到工作室门口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了,这时韩超的电话响了,韩超一看来电显示,是王教授。
“喂,老师好。”韩超笑着拿起电话,“晚饭吃否?”这是王教授的第一句话,也让韩超神经立马紧了一下,但转念又想可能是老师玩笑般的测验,原来王教授学识非常渊博,除了考古之外,对密码学和档案学也颇有涉猎,于是作为他的学生也跟着王教授学习了一些密码学的知识。
密码学是一种通信双发约定好规则从而进行信息秘密传递的学科,由于规则只有约定双方知道,所以他们之间的谈话在别人看来可能非常普通,但是信息接收方用规则重新编排之后便会取得真正的信息。
当时王教授和他的几位学生上课时便讲述了密码学的原理,并在他们的小圈子里约定了一套加密与脱密规则,而按照他们的约定,当第一句话是“晚饭吃否”时,那么之后说的话将不仅仅是听起来的信息,真实的信息要用规则进行脱密才能得到。
所以韩超听见暗语时神经不由自主的蹦了一下,但想可能是王教授的测验,便与王教授交流起来,谈话只有30秒,韩超没有察觉到王教授声音的任何异常,明面的信息也非常平淡,简要寒暄后是让韩超修改上周的论文,然后电话便挂断了。
韩超没有放在心上,甚至没有立马动手破译信息,因为破译需要按规则重组信息,要耗费一些时间,而他手头还有一篇重要论文要处理,所以打算第二天见王教授前破译出来交差。
但是第二天早晨,韩超便得知了王教授失踪的消息,当时韩超感到头皮一阵发麻,他知道教授之前的电话绝不是测验,而是传递什么,经过短暂的慌张之后,韩超立马平复下心情进行了破译工作。
“第一句话的第三个字”、“第三句话的第5个字”……,韩超不敢用笔,在记忆中吃力的组合着信息,终于将教授的信息还原出来,只有一句话:保护钥匙,网站第二世界,莫告诉任何人,切记!
韩超从心底反复重复着这句话,一时都愣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