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贝阿卡回想起出发前的晚上,韦一那些奇怪的话语,在给他的“冬眠舱”设定成第三阶段“领航员”后就去取出了那封信。仔细阅读后,她不禁感慨生命的神奇,也深信他们的相遇可能真是“命里注定”!
亲爱的瑞贝阿卡:
见信勿笑!或者你也可以在主机上输入口令“阿尔法K471B”,那里有一个我的口述视频。不过,我猜你更喜欢传统的“情书”——信。我不知道你会在何种情况下发现这封信,也许就在我们工作的闲暇之余,也许会在13000年后你醒来时,也有可能你从来没有读到过它。或者是别人读到?那也无关紧要,因为下面我要讲的故事,从来就没有人相信——除了我的父母——这个世界的父母!
我的名字叫“韦一”,无论在哪个世界都是这么叫,只是这里还要加上个“K”。我之所以说“这里”是因为我出生在“那里”——另一个世界。事情还要从11年前讲起,当然是这里的11年前,那里到底过去了多久我至今也没计算出来。
在“那里”,11年前的那里,我还是一个学习高能物理学的毕业班学生(这也是为何我在这个世界的硕博学的是高能物理的原因。你明白了吗?我并没有改专业,而是我的人生被“改”了!)。那年夏天,一个被命名为“苏梅克列维”的彗星群成功摆脱了木星的巨大引力朝着地球而来。
那由21个巨大陨石组成的彗星群在宇宙中浩浩荡荡鱼贯而行,如同一列近4000万公里长的“星际列车”,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扑向地球。苏梅克列维彗星本来是经常绕过木星的一颗彗星,就像经常光顾地球轨道的哈雷彗星一样,但她有着和火星差不多大的块头。
大约在那个时候的五十年前,苏梅克列维彗星与木星太过亲近,以致穿过了木星神圣不可侵犯的引力禁地——洛希极限。此后,彗星虽然得以逃脱,但自身被木星用强大的潮汐力粉碎成了21个碎片。这一次,苏梅克列维彗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了木星附近——21个碎片排成长蛇阵掠过了木星轨道!
那一幕就像武装阅兵的军队接受完主席台(木星)的检阅后奔赴战场(地球)一般气势磅礴。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所有人都知道了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对于陨石来说,地球对它的引力是不均匀的。离地球近的一面引力大,离地球远的一面引力小,这个引力差就是所谓的“潮汐力”。
天文学家洛希说过:当一颗星球被另一颗星球作用后所产生的潮汐力与它凝聚自身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时,就意味着这颗星球处在另一颗星球的洛希极限距离上。洛希极限是一颗星球接近另一颗星球而不被潮汐力撕碎的最短距离。地球的洛希极限是18470公里,如果这些陨石进入到地球的洛希极限内运行,它将被地球的潮汐力撕碎!
最终,那些大的碎片会环绕地球飞行、成为地球的“星环”,其他则会纷纷坠入地球大气层!那一刻,全球各地(那个世界还没有“外星殖民地”)不管有何信仰、有没有信仰的人几乎都在祈祷或者跪拜。
只要彗星不落到地球或者不要落到自己头上,人类或者自己还是有可能逃过一劫的。不知道是上帝还是某位神仙“显灵”,奇迹出现了,“星际列车”停止了前进!就此,苏梅克列维彗星群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般悬在地球和人类的头上。
地球人想要用各种——比如对其进行核爆(因害怕碎片坠落地球而取消)、给其安装推进器推走(害怕破坏它们现有的稳定状态而掉入地球的洛希极限内)等方式彻底解决这21颗“不定时炸弹”。
最后,科学家认为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先登陆它们,然后利用一些比较“自然的原理”解决掉,比如“黑洞炸弹”——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但这注定是一个风险极高、可能有去无回的任务。所以,“联合国”采用了志愿者的形式向全世界征召年轻人——因为科学家们觉得这个任务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
当时的我血气方刚,而且学习的专业很适合执行这样的任务,报名后果然很快就被录取了。在草草进行了三个月的训练后,我们搭乘着单程火箭出发了!我是幸运的(或者是不幸),和另外4人一起被分派到了“第一星”——也就是离地球最近的那颗陨石——足有十分一个月球那么大!
当我们飞行5天顺利到达后,发现那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月球——到处都有着坑坑洼洼,还有一个特别大的陨石坑——陨石上的陨石坑!那个坑被发现后,我和一名同伴被派去那里。当时是我开的“月球车”——此前,地球人只登陆过月球。
那是一个盆地——和其他被陨石撞击后形成的巨坑一样。正当我们“欣赏”着“月色”和“地色”时,意外发生了——车翻进了一个坑里!幸运的是,这个坑并不大,我们的车正好卡在地下二三十米处。通过“月球车”的照明灯,可以隐约看见在这个坑的深处(大概60多米的样子)有着许多微小颗粒状的漂浮物。这场景就像坑底有一台大型风扇正在向上吹着风、那些颗粒则像黑色的泡沫粒一般漂浮无依。而实际上,那里并没有风、一丝风都没有!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漂浮的颗粒很可能就是反物质,因为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它们被“囚禁”在了这里、并且永远不会与坑壁发生碰撞。至于它们的来源,可能是由某场携带了反物质的流星雨撞击苏梅克列维彗星后的结果,而那个时间很可能要追述到宇宙形成之初。
当然,当我知道这些已经是来这里读完硕博以后了。那时的我只想往上爬,快点逃离那里。还好,“月球车”上有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我们各自拿着一些能帮助我们攀爬峭壁的东西——比如铁锹和金属棒向上“攀岩”。
后面的事,你可能觉得我很蠢,我本来也一直都这么觉得,直到遇见你,我才觉得一切都很值得!我的同伴——原谅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好像名字里有个哲字,暂且叫他阿哲吧。他本来爬在我前面——也就是上面,但他有一铁锹插在了松软的碎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