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需要核算的都交给我,我帮你做些。”
李云成将那些收起来发给了自己的助理,让他们找人翻译好,然后再请公司里负责财会这方面问题的帮忙核算好后把结果交给他。
而晨娘正在整理的这方面内容李云成没跟她去军中就不知道她记录下来了些什么。
只能将复印下来的军书名册给她作为名单参考。
军书有好多卷,全部是重新登记造册的。
所有士卒都被记录在内。
女朋友专心事业,李云成平时要做的就是把他们交上来要钱要粮等信息批复,然后让人从他这里拿走一部分物资。
李云成还等着那批精盐卖了后买来粮食马匹呢!
东静县现在养这五千多人实在是捉襟见肘,如果是不管吃饱穿暖还有衣物甲胄兵器的话,穷着过倒是能勉力支持。
可吃不饱练兵效果就会很差了,李云成也想有一支遇到外敌,士卒们不仅会气势如虹,还能打赢仗,少伤亡的军队。
初期士卒各方面素质低下,想全方位提升只能从先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进行有效的管理训练,同时还有思想文化教育。
尤其是思想教育,要让他们拥有除了饱腹活命之外的家国荣誉感。
这样才能团结向心力更强。
为此李云成整理了一部分资料先开始给各层军官进行“思想教育培训班”。
教案什么的还通过公司请人每天给写内容,李云成先自己学习然后现学现卖。
下面的人有问题还在线让老师答好后,李云成再装作思索好了讲一遍。
为此不少人对李云成改观不少。
越听李云成讲的越感觉有道理,这样培养出的士卒会更加明智懂纪律明是非。
也就会更加好管理!
也就能更快的军纪严明了。
除此之外,李云成还要每天跟他们挑出时间制定军纪。
不得不说这些世家豪绅推出来的人,还有自己考进来的都很好用。
你跟他们说,他们能听懂,还能去好好做,就算中间遇到各种问题也能想办法解决,自己不行了还能请家里外援。
不像李云成当初所有的事都要他和晨娘做,下面的人交代他们事情还经常搞的驴唇不对马嘴。
而李云成每次在下面的人要粮食、油盐各种物资后就很快的批复,让他们去同一个地方取,就让他们猜测不已。
毕竟他们各家都盯着李云成看他怎么养兵的。
除了查抄还有罚银的,就没见他跟于校尉一样跟各家要东西的。
也没看到过谁给他送粮食,就看到他去了库房一趟就有了大批的粮食。
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
有人说他是请了神仙给他施仙法变出来的,还有人说他是鬼怪一流自己变的。
各种传言在各家和军中流传。
就是没说李云成自己是神仙的。
毕竟他不会腾云驾雾,也不会撒豆成兵,更没有超凡的智慧。
就连他写的字也是军中会书写的人里独一份的丑。
字体偏大,结构歪斜,有时候还会有错字。
不过每人敢当面说过,李云成自己心里清楚,可又没办法,总得需要批阅文件的。
他写的最好的是“阅”和“准”这两个字了。
用的最多就专门练了一下。
而文逸疏文三郎作为新上任的右将军做的还是不错的。
起码人家知道历来的练兵步骤,还能言出必行,谁犯了军法怎么处置都能下得去手。
在管理上,他跟各家子弟又非常熟识,很了解那些人的秉性,比李云成自己去找人做事效率和效果都要好的多。
不过要是说练兵出来的效果多好,倒是没有到那种拥有军威的感觉。
第二次阅兵李云成就通过两次视频对比发现,已经有了不少的变化。
军容军纪好了不少。
为此李云成将拷贝好的《黄石公三略、《卫公兵法和《太白阴经音频给了文逸疏。
李云成打开mp3开始从第一段播放,文逸疏听了一会儿,越听越入迷,还要找纸笔记录下来。
李云成:“送你了,你拿回家慢慢听。”
然后给他拿了几个充电宝,教他怎么用mp3和充电宝。
还给了他两份翻译好的这个世界文字版本的简单使用方法。
文逸疏感觉自己被收买成功了。
曾经的宝剑,现在珍贵无比的兵书,这两样全是无价之宝,而李云成就这么很信任的给了他。
文逸疏觉得自己虽然没认李云成为主公,至少也算赏识看重他的上峰了。
这是一份很大的恩情。
文逸疏:“再有一两日商队就会回返回来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维州刺史派来的人。”
李云成一听就知道文逸疏这是收了好处提醒他了。
他之前从无人机里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那批精盐做成的盐土直接被维州官府和当地世家豪绅给瓜分了。
为此他们还想要更多的盐土,本来可以直接让商队再来的,可维州刺史动了要追根溯源把盐土来源握在手上的心思,就不容商队拒绝的派出一队人马跟了过来。
这种行为让各家都很恼怒,决定等他们来到东静县后坑他们一回。
同时也没打算提前跟李云成先打招呼。
而文逸疏现在选择了提前提醒李云成。
“好的!多谢三郎提醒,我必然会早做准备。”
看李云成没打算问详情,文逸疏也只能收回想跟他细细分说的念头。
不说文逸疏回去后边听边写那三本兵书,李云成也为即将到东静县的那群维州来客们准备了一份大礼。
绝对让他们带着占便宜的心来,最后让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遵守购买规则。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每日白天太阳照着还感觉到身上特别的温暖,不再像之前白天也是把人冻的不想出门了。
李云成除了批阅文件外,还认真的看文逸疏怎么着手练兵。
这一个月来,兵卒们一开始做的并不是训练而是搞建设。
城内位置有限,屯兵城外。
伐木造屋,建规划好的军营,全部都是士卒们自己盖起来的,城中泥瓦匠根本没有那么多。
建材李云成还提供了大批的石料。
木料和所用土料都是直接原地取材。
人多力量大,军营很快盖了起来,住人还需要一段时间。
每日兵卒们从各处到校场集合后跑出城外训练,日落再回返城中。
没有足够的营房给他们住只能先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