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窑口送来的东西,还有这段时间画的画,让白芷送去给食肆王管事,玻璃坊的这两个带回府里,送给两位嫂子,另外玻璃坊继续烧造,暂时先按照燕衣纺待客包间数量制作。
白芷把两位管事送走,接到青竹送出来的大箱子,里面有近一个月来沈卿的绘画,不过所有画作的落款都没有署名,后来有文人墨客去吃饭,觉得画作不错还特意把管事叫过去问,王管事摇摇头说不知道,当初是在南方采买的,当然这是以后的事。
收拾完三月初一沈卿带着人回都城,到家的时候陶依早就安排完宴席的流程,她换过衣服去正院看看嫂嫂,顺便把要送到玻璃敞口瓮,擦洗干净,放了一朵碗口莲,两条花斑锦鲤,找个粗使婆子抱着往前面去。
沈卿进门问候,姑嫂分别落座,她笑着说:“嫂子,给你带个礼物。”说着示意端进来,宝春去门口把婆子叫进来,陶依看着很感兴趣,让人放到矮腿桌上。
她看陶依喜欢就笑着说:“这个你就放在起居室里,回头不管是绣花、看账,眼睛累了歇会看看这个瓮,可以减缓眼睛疲劳。”
陶依虽说眼睛疲劳这个词第一次听说,可不妨碍她根据字面意思的理解,笑着说:“这个办法好,没时间出门,就跟着看看水,看看花,看看鱼一次就成了。”转头对身边的喜娘说:“去库房找个方几过来,把这个瓮放在窗边。”
闲聊一会,她起身告辞回后院去,明天去大厨房看着准备吃食,后天下午二嫂过来和她一起在二门内迎客,宴会穿的衣服在春天做新一季衣服时就准备好,配饰还没有准备,带着人回去准备东西。
回到院子宝冬过来汇报这一个多月的事,家里也没什么大事,就院子里的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一会就说完,就打发她下去,又吩咐春娘去给二嫂送东西,让春娘和青芷再带两个婆子,坐车过去把玻璃敞口瓮送过去。
春季的三月大家都已经换上春衫,沈卿准备穿水绿色的襦裙,配金镶绿宝的收拾,这两天穿戴都准备好。
沈卿独自坐在书房,今年的心情非常不好,忽然想起前面的某一年,跟着爸妈准备去踏青,就像现在这样,准备好衣物准备出门,也许是老了,最近总是回忆起前世的点点滴滴。
身边的人都觉得,大娘今年一直不太好,不是说身体,在庄园住的这一个多月里,时不时就会心情低落,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娘子是嫂子,肯定不能找,可大郎是男子估计也不会理解,最后宝春跟春娘商量后,决定去找谢先生,她能过来开导一下大娘是最好。
正好春娘要带着人去二郎君宅子,打算回来的路上去找下谢师傅,等过了三月三最好能过来一趟。
丫鬟们私下的担心她不知道,只陷入自己的情绪中。
夕食过后派人去前院书房,问大哥有没有时间,想过去找他,得到回复后,沈卿穿好衣服出门,带着青竹和青梅两个小丫头,临出门的时候问:“春娘怎么还没有回来?”宝春欲言又止,她拜拜手不介意的出门去,也就是随口问一句,不需要她能给答案,毕竟这个时代传信全靠人腿,人没回来谁也不知道为什么。
到前院的时候大哥的贴身常随张念守在门口,看见她过来,赶紧迎上前说:“大娘来了,大郎君等您很久了,快请进。”在右前方引着沈卿进入书房,在外面把门关上,沈卿带来的两个小丫鬟,被他指到旁边耳房里待着。
进门后隔扇外有个丫鬟站在那里,这应该是书房当值的人,她没有停留进入内室,沈闻正坐在桌边看书,听见动静抬起头来,兄妹俩打过招呼,示意她坐到书桌对面。
“大哥在看什么?”她找个话题开口,沈闻笑着说:“这不是你上次送过来的,看来下个休沐日可以休息几天了。”这几天回来过节,肯定没时间翻译,可以趁机休息。
“大哥,最近心情有些不好,也不知怎么了,你日常出门、去衙门都要小心,说不上什么,最近总是想起过去。”这里的过去兄妹俩心里想的各自不同,可想起的内容殊途同归,各自想起心目中的父母。
沈闻抬起手轻轻拍拍她的头顶,本想像小时摸摸安慰她,可如今已经是及笄了,哪怕是如父的长兄也要多注意,叹口气说:“小妹,你已经是大人,有些事兄长不说你也明白,不用想太多,之所以同意你去庄园住着,就是希望你能自由自在的玩,开心的过日子,不管有什么事发生都有我,你只要负责开心就好。”
有句话他没说出口,就是在长嫂手下过日子,哪怕姑嫂关系再好也要小心翼翼的过,跟在自己阿娘身边是不同的,只因为这个才没有强求她一定在宅子里住,每次沈卿去庄园他都必定亲自送过去,每次过去都要再三叮嘱那边的大管事,只怕奴大欺主,欺负卿娘年纪小。
兄长、大哥,我有些糊涂,应该是长兄、二兄,还是大哥、二哥……
陶依身边又两个管事婆子,本来设计叫喜娘、安娘,不过这会才反应过来,喜娘貌似不太好,从此盖为崔娘,前面就不改了,实在不记得都哪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