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着念着,模糊映像中的诗词又歪了!
恍惚之间,
回忆起来的何止一星半点。
譬如那一片常年茂盛的园圃,
还有夕阳斜坠时的荫豁。
……
春节假期结束,华可镜往北,直飞沪上。
在华夏科学院下属沪上生命科学研究院,他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原因有二,
其一,在过去一年时间,华可镜已经与沪上生命科学研究院下属脑研究所、生理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进展喜人。
其二、应龙重型运载火箭首射成功之后,关于世界民营航天新锐沐宇航天的报道早已经铺天盖地,家喻户晓,而华可镜这个名字在科学界亦是闻名遐迩。
在沪上生科院连续参加了两天的项目研讨之后,华可镜心中对几款在线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进度都有了大致的把握。
事实上,新药品的研发,是一个极度复杂、冒险和漫长的过程。
甚至宛如一场豪赌。
十年前,研制一款新药需要花费1718亿美元。
而到了现在,需要30亿美元。
尽管技术在进步,但新药研发成本确实是越来越高了。
江湖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有团队提出了一个治疗疾病的假说,但却迟迟没能看到产品上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药研发从想法到药品生产往往需要10年以上,并且有着高达92的失败率。
简单来说,研发步骤繁琐,且耗财耗时。
有80的可能性,花了一年时间还没有找到标靶的治疗元素
有75的可能性,又花了一年半找到了治疗元素,然后再花两年时间优化它,从识别到优化就过去了四年半。
而这些工作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先导化合物的确定,构效关系的研究与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候选药物的选定。
等到候选药物确定后,新药研发才进入开发阶段,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比如合成工艺,毒理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制剂,等等各学科的协作。
当完成了这些临床前研究之后,才是真正的临床研究。
期临床试验、期临床试验、期临床试验等等等等……
整个过程不仅有着极其严苛的标准,而且只要任何一步反馈得到的结果不好,都有可能让一个候选药物胎死腹中。
综合以上,便是华可镜能力受限,无法在荆楚疫病期间帮助医疗团队迅速筛选研制药物的原因。
毕竟药物非比寻常,政府医疗部门要向所有人负责,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
如今在与各大生科院合作的研究项目中,华可镜在依靠对方科研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一个药品研发的系统。
该药品研发系统,能够建立一套包括靶点识别、分子发现、临床预测在内的端对端新药研发综合解决方案。
这不仅能够帮助从业者紧密联结生物和化学,快速设计分子去扼杀目标,还能够精准预测临床试验的结果。
举个例子,在该系统的帮助下,原本需要2年左右才能完成的蛋白质靶点生成新的分子任务,现在仅用一个月就完成,而且命中率极高。
因此,这种技术具有革新意义的成果,能够将在现行政策之下新药的研发过程大幅压缩,然后快速治愈一种疾病。
……
在离开沪上生科院之前,华可镜再次拜访了脑研究所的杨为霖主任。
这一次两人还是谈到了星际旅行的低温休眠技术。
但与第一次闲聊的时候不同,杨为霖的语气和态度可是郑重多了。
他笑着对华可镜说:“华总,我算是有点明白你为什么对低温休眠技术感兴趣了。”
华可镜笑而不语,按照自己近来在航天领域的表现,其目的确实“昭然若揭”。
“不然我们也像老美的一样,组一个团队来开展低温休眠仓的研究。”
“好啊。”
华可镜点点头。
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本来就有这样的想法,也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优秀的团队。
低温休眠技术绝对是实现漫长星际旅行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
事实上,当下休眠技术还很不成熟,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譬如:
解决长时间休眠导致的身体肌肉和脏器萎缩症状。
精准控制新陈代谢水平与休眠时长的平衡。
如何保证人体最低功能所必需的全部营养供应。
如何处理休眠人员的微量排泄问题。
等等等等。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谢你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