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罢个中来由,让一尘不由感叹,与三真仙人见不到数日,他便仙去,自然对他知之甚少,倒不足奇。遂将赠琴之事也简单说了。但仍未提及身世,只说是易阳之徒而已。
“如此说来,你我竟然是同门……”
女主人听罢,先是眉梢轻挑,嫣然一笑,后又心生无限遐想。却见一尘手抚知遇,颔首垂目,不尽哀思,道:“可惜仙人已然仙去……”。
也许在此世外之境隐居,未曾听闻噩耗,女子顿时珠泪盈眶,悲恸不已。她于明月下酹酒祭奠,一尘遂伴之同祭。
这才娓娓道来,自我介绍一番,“我名唤郑玉雪。乃是三真师祖怕师傅郑茹芝一人孤寂,带来与她作伴的孤女,从与父母失散,师傅就是玉雪再生之母……”
原来郑茹芝甚是喜爱玉雪,视同己出,从授以琴、剑之术。其实那时她身心皆疲,看透了后宫争斗,两人在这桃源谷中可谓相依为命。不过一年前终因思念亲子,积郁成疾不幸逝去,郑玉雪自然成了桃源谷谷主,竹璃居的主人。
一番自叙后,婷婷而立的郑玉雪举杯望公子含羞浅笑,“先前多有得罪,我自罚酒以示歉意。”言罢举起杯以袖掩面将酒饮尽。
遂同饮一杯一尘谦然,“哪里、姐盛情,一尘更应感激。”这桃花酒比起田老所酿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他今日有些贪杯了。便趁着微醉笑道“先前有幸听姐演奏一曲,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不知是否可再请教一曲,使我不至有憾。”
郑玉雪脸色微晕,想想道“那有何难,苏轼有一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刻应时应景……只是公子琴技更佳,不如公子操琴,玉雪献舞。一来以示歉意,二来以怀念仙去的师祖。如何”
“甚好”
自然是甚好,不说知遇之音伴美人之舞,她既是三真门人,正好与仙人之舞作一番比较。一尘遂手起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曾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曲如何了得,不说琴音之婉转,歌舞之意境。单说这两人,一个是举目无亲,孤单一人。一个是有家难归,被迫隐居。所以不论抚琴也好,歌舞也罢。皆是一番真情流露。
醉看舞姿翩跹,如睹月宫飞仙。宫娥之舞是为取悦于人,所以难免柔媚。但郑玉雪所舞却柔中带刚,含太极之道、蕴清修之功。其快慢之变化及动作的衔接。很容易让一尘脑中浮想起那天三真仙人仙去前,所舞的一阕忆秦娥把酒吟歌。
于是受其感染,趁着醉意一尘也不由地手舞足蹈起来。虽然他只看过一遍,却不知为何烂熟于心。
发现这人的舞动,居然能和自己相辅相承。郑玉雪便有意加快节奏和变化,谁知他竟能随之而应变自如。一尘也发现,三真仙人这套动作,蕴含着无穷变数。
忽然,郑玉雪向丫环喊道“桃儿,拿刀剑来”
怎么舞着、舞着,又要动刀剑了。一尘不免心虚,莫不是我这番昏虾醉蟹般的乱舞,有些无意的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