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徐州风云(1 / 2)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首页

第一章 神秘的山洞

“咦,这是什么地方?”说话的是一个叫卓宇的年轻人,今年23岁,一个大型公司的职业青年。说起来也是相当的倒霉,所以是一个广西农村人,小时候跟着一名道观里的道长习得了太极拳和两仪剑法,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找到一份996的工作。在国庆假期孤身一人到华山旅游,在山脚下鬼使神差的走进一条小路,穿过一片大雾之后,莫名其妙的就到了这个山洞中,在黑暗中经过一阵慌乱的摸索,在手机电源就要耗尽和旅行背包里的水喝完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前方有亮光才走到这里。

所以站在这个看上去有点像拱门的地方,向里面狐疑的打量了片刻,发现手机在这个地方没有了信号,无奈之下,只能是硬着头皮走了进去。走进洞内才发现这是一间石室,一张石床放置在角落里,床上铺着一层柔软的蒲草垫,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在石床旁边,有一张精致的石桌,上面放着一只精巧的葫芦,石桌上的灯盏放着数颗会发光的珠子。卓宇在黑暗中看到的光亮就是这几颗珠子所发出来的,柔和的白光充斥着石室,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洞壁上,挂着一幅幅古老的道符,神秘的符文在白光的映照下,似乎蕴含着无尽的玄机。在另一边摆放着一个看上去有点像书架的物什,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上面摆的不是书,是一捆捆看上去用一片片竹片连起来的东西,上面刻的字卓宇也不认识“哇哦,这不是竹简吗?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个。”卓宇心里嘀咕道。

石室的中央,有一个石制的看上去好像炼丹炉一样的东西,炉下的炭火还在微微燃烧,炉子散发出一阵阵奇怪的味道。卓宇不免好奇,走过去一把把炉盖给拎了起来,好家伙,一阵浓浓的药味直冲脑门,熏得他差点就背过气去,打了几个喷嚏之后赶紧盖上,炉子的旁边还摆放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药材。

“有人吗?喂,有人吗?”卓宇大叫了几声,可叫了半天始终没有人应答不由感觉口干舌燥。四处寻找却发现没有水目光不免停在石桌上的那个葫芦,拿起葫芦,拧开盖子,顿时觉得清香扑鼻,摇晃了几下,里面有水晃动的声音。“这么香的东西不会有毒吧?不管了 喝了再说。”卓宇小声的嘀咕,说完就往嘴里倒,甫一入口顿觉清爽无比;不由的大口吞咽起来,少倾便已喝完,卓宇觉得意犹未尽,啧啧嘴“哇塞,太好喝了,真爽啊!就是太少了几口就完了,唉”说完心不甘情不愿放下小葫芦,坐在石头旁边的石墩子上左顾右盼。不一会的功夫,突然觉得体内有一股灼热的东西从腹中向上涌起,仅仅片刻功夫就蔓延至全身,卓顿觉头痛欲裂,双目充血,又觉得身体里面肉里面甚至骨头里面有万千只虫子在啃咬,不由的双手抱头,满地打滚“啊,好痛啊,好痛啊!”不消片刻便已失去知觉,在昏迷之前脑子里面发出一声大骂“我靠,那东西果然有毒。”

第二章 我穿越了?

“啊,我怎么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卓宇终于清醒过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石床上了。“小友,你终于醒了,感觉如何啊?”一阵声音传过来,所以突然之间听到有人说话,不由得一阵错愕,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来,顺着话音一看,看见一个人,哦不,确切的说看到了一个道士。那老道长长得端的不凡,身穿一袭清白道袍;头顶上挽着一个道士髻,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换下一副白长须,右手执着一柄拂尘,端的是一副飘逸出尘,仙风道骨的模样。

卓宇赶忙上前躬身行了一个道家礼,口中急问道“老道长你是什么人?我在什么地方?我刚刚怎么了?”“呵呵,小友勿急,贫道一一回答。”老道长笑呵呵的回答道。“频道号‘南华’,此地来贫道的炼丹房小友不久前误喝了贫道的‘红莲华露’,幸得贫道及时发现,现在小友你已无大碍。”所以听完老道长的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小友贫道观你装束怪异,你是从何方而来?”卓宇一听不由觉得懵逼“什么鬼?什么装饰怪异?”自己一身冲锋衣,脚穿一双安踏运动鞋,头戴一顶年轻人时常会戴的帽子,没什么奇怪的呀!可能是这个老道长很少看见外面的人,故而觉得奇怪吧。“回到讲的话,我是从外省来华山旅游的,不知怎么的就走进了这里,因口渴难耐,才误喝道长的东西。”卓宇对老道长说道。

“呵呵,小友想必是误解贫道刚才所言,贫道乃是问你是从哪朝哪代而来?”老道讲抚着胡须笑道。“什么哪朝哪代?”卓宇闻言心不由得里一愣,一时回不过神来,心想这老道莫不是待在这里久了,连现在是什么朝代都忘记了!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到的话现在是中华xxxx,今天是20xx年,xx日。”“哦,小有之意,你是从1800多年后来到这里的?”老道长沉吟了一会道。“什么?一千八百多年后?”卓宇听完更加的大吃一惊,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自己明明是20xx年国庆期间来华山旅游的。怎么被这个老道说成是一千八百多年后来的?!难不成这老道常年修炼弄得神叨叨的?又亦或是自己穿越了?!虽然说自己在工作之余也经常看一些穿越小说或者电视剧,但终归是当做放松娱乐来看的。卓宇想到这里赶紧拿出手机看了一下,上面还显示着20xx年x月x日,我是不由的松了一口气,随后就觉得不对劲了。手机依然没有信号,电量已经不足,更重要的是上面的时间没有变动过,卓宇记得在进来那个拱形洞口之前看过手机,手机上显示也是这个时间。想到这里他不经意的瞄了一下他进来的地方,这一看不要紧,直接把他惊得那是目瞪口呆,因为他发现他进来的拱形洞口不见了。

“啊,道长那边的洞口怎么不见了?”卓宇一边叫道一边快步跑到洞口的位置上下摸索。“呵呵,小友不必如此,此处并无什么洞口,贫道所言小友是一千八百余年后来的,是因为此前也有人从此处莫名而来。”老道长笑道。“什么?之前有人也来过这里?他是什么时候来的?”卓宇惊问。“按照外面的算法,大概是180多年前吧。哦,对了,他叫彭xx。”卓宇听完更惊了,因为彭xx教授这个名字在上个世纪80年代简直如雷贯耳,他记得他看过一篇网文说彭xx教授失踪是穿越成了王莽,他那时看完嗤之以鼻,现在证实是真的,那简直犹如是五雷轰顶,雷的是外焦里嫩,不由得呆坐在地下,此刻他终于明白过来了,自己也穿越了。(各位读者大大,因小弟是新手,自己觉得这样写这部小说是慢热类型的,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支持和包涵,敬谢。)

第三章 红莲华露

“小友无需伤怀,发生此等事情非人力所能为,此乃天意,注定小友与贫道有一段师徒之缘!”老道长微笑的宽慰卓宇道。卓宇闻听此言,知道自己穿越了的事情已成事实,无可改变,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心里暗道:真是离谱,真是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这样狗血的事情都让自己遇到。想到这里,卓宇不由长叹一声,心里不免觉得有些伤感。自己刚刚出来工作没多久,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孝敬一下父母,不过还好家里兄弟四人,除了自己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兄弟几个都特别孝顺,想必父母的晚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想到此处,卓宇也就释怀了,叹了一口气,从地上爬起被道长说“道长说的是,不过道长所说的师徒之缘从何说起?”“小友,你可知道你先前喝的乃是何物否?”老道的微笑的说道,卓宇摇头表示不知。“此路名叫‘红莲华露’,是后山寒潭中一株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月的红莲花蕊上所产的露珠,而且必须在每年的中秋到重九(重阳)之间才会有露水产出,小友此前喝的那些乃是贫道百余年采集所得,罢了,罢了,这就当是贫道与小友的一段机缘吧。”老道长叹息着道。“哇,一百余年?!那道长您在这里有多久了?”卓宇不由得惊问道。老道长沉吟了一会儿“嗯,如果按照外面的年月所算,我在此地已有八百多年矣!”

卓语闻言,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什么?八百多年??那您岂不是长生不老?”“呵呵,小友勿要大惊小怪,这世上并无长生不老之人,想来只不过是此地玄妙异常,日后小友也会知晓其中的奥秘,贫道觉得这就是典藏里所记载的洞天福地。”老道长捻着胡须道。卓宇仔细想想也是,特么的穿越时空这种事情都能遇到,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呃,道长,你的那个‘红莲华路’有什么功用?”卓宇问道。“唔,小友是否可回答贫道一个问题,你是否曾经练过一些道家功夫?”老道长正色道。“回道长的话,我确实在小时候跟一个道长学过几年。”卓宇老老实实的回答。“这就对了,如果小友真练过道家功夫,服用此物后必定达到洗骨伐髓,内力倍增的功效。”卓宇闻言也乐了,心里暗想:这怎么又整出了武侠小说里面的情节?“可是道长我并不觉得现在有什么跟以前不一样啊。”老道看他一副不相信的模样,微微一笑说道“小友且随贫道来。”说罢,拂尘一甩转身引路。

卓宇随老道是从丹寺侧边一道小门走出,顿觉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一个幽谷当中。四周山峰耸立云雾缭绕,谷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缓缓流淌,山林中鸟语和兽吼之声不时响起,松涛阵阵,让人心情格外舒畅,端的是一处神仙之境。(华山是道教所说的洞天福地之一,在北宋张君房所着《云笈七笺》中,华山被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四洞天,名曰‘总仙洞天’。)

第四章 山中时光(一)

两人来到一片草地上。老道长指着离两人大概三十步外一块大石头对卓宇说道“来,小友,你从这端跑到那块石头处。”卓宇依言做了一个起跑的动作,脚上一用力,只听‘嗖’的一声,他便窜了出去,但不久就听到‘扑通’跟着又是一声惨叫“哎呦,痛死我了。”原来是这货因为速度太快刹不住脚,扑倒在地。老道长走到卓宇旁边笑呵呵的道“呵,呵呵,小友,你现在觉得如何?卓宇从草地上爬起来,揉着痛处说道“道长,原来‘红莲华露’真的这么神奇的啊!”“哈哈,贫道无需诓骗小友,怎么?徒儿还不快来拜见师傅吗?”老道长哈哈大笑的道。

到了这里,所以哪里还会不愿意?随即推金山倒玉柱,拜服在地口称老道长为‘师傅’。老道长呵呵一笑,伸手扶起左卓宇慈祥的道“好徒儿,快快平身!”随即拉着卓宇在石头上坐下,问道“徒儿啊,你应该还没学过内功吧?”“内功嘛,徒儿还真是没有学过。因为这些东西在徒儿的那个时代基本上没几个人会了,很多的人都觉得这个没什么用,习武只不过是强身健体,修炼内功的可没几个了,徒儿只不过跟一个道长学了几年太极拳和两仪剑法内功之类的却不甚了了。”“唔,太极拳?两仪剑法?徒儿,快快演来与为师一观。”

卓宇闻言起身在老道对面,将太极拳从头到尾逐招逐式演练开来,口里还念着口诀“用意不用力,太极圆转,无使断绝当得机得势;令对手其根自断,一招一式,务须节节贯通,如长江大和滔滔不绝。”演罢太极拳,卓宇顺手拿起一段枯树枝,又演起了两仪剑法,口念剑诀“阴阳初分,气行两仪,剑随心转,劲透剑身,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济,剑势无穷,心守丹田,气贯长虹,两仪剑法,法随心生。”卓宇口诀念完,收剑矗立,不动如山。

“哈哈,好,好,好。”老道长连叫三声好,抚掌大笑“徒儿呀,这两套武艺是何人所创?”卓宇便将太极拳和两仪剑法的来历一一道来,老道听完之后不禁赞道“想不到我道家后世还有这样的能人,真的是太好了。而你如今身负这两门武艺,加上‘红莲华露’的功效,我再授你内功修炼法门,假以时日必有所大成。”卓宇连忙谢过。“哦,对了,师傅,您说您道号叫‘南华’,那您是否有个徒弟叫张角的?”卓宇问道,因为所以想起以前看《三国演义》中提到黄巾军首领张角的师傅就叫‘南华老仙’,所以才有此一问。“嗯,张角嘛,张角此人不能算为师的徒弟。”“哦,为何不算?”卓宇面带疑问道。“张角此人以前只不过是懂得一些医术,某次上山采药,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为师,为师官他颇有道根,就传了他‘太平要术’,又传了他几百颗用‘红莲华露’熬制的丹丸,然而他却并没有行拜师之礼,故而他不能算是为师的徒弟。上次你师兄来时说此人用为思索传之弹丸浸泡符水施药救人,短短数年之间,就聚拢了一大批信徒创立了‘太平道’,之后,实力急剧膨胀,分三十六方,每一方任命一名渠帅,聚众百万,号称‘黄巾军’,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起事,弄得天下生灵涂炭,死伤忱籍,最后却被官府围剿,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唉,此乃为师之过矣,唉。”道长说完长叹一声。

卓宇听完师傅所言,心下暗道:乖乖,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张角三兄弟能够在乱世短短数年间创立‘太平道’率众起事席卷大汉八州。背后的原因应该不止那几百颗药丸所致吧,张角本人也有一定的真材实料的。想罢对师傅说道“师傅也无需自责,想来那张角本来就是一个包藏野心之辈,哦,对了,师傅,那徒儿有多少个师兄啊?”老道长抚着长须说“太久远的为师就不说也罢了,近百余年间只有三位,左慈,于吉,金华,你大师兄左慈精通于术法,你二师兄于吉精通医术,你三师兄精通武道战阵杀伐,对了,你三师兄还是一个酒鬼。你三个师兄都是一些风尘奇人,并不贪恋人世繁华,逍遥在人世之外。”卓宇对于前两位比较熟悉,原因就是在《三国演义》中左慈是敢于戏弄曹操的存在,第二个于吉是被孙策所杀。对于第三个却是不太清楚,但想想也是《三国演义》中不出世的神秘人好像有很多,有些只不过是大概提到了名字。

从此之后,卓宇跟着老道在山中修炼内功,学习兵法,治国策略,战争杀伐之类的谋略,间中卓宇用现代人的眼光提出一些见解,老道听完也是赞不绝口,时间,卓宇拿出仅剩一点点电的手机,让道长观看,让道长恋恋不舍,可无奈,终究电池用尽,道长也只能作罢,而卓宇也正是与那个时代的东西告别了。(各位大大因小弟属于新手写作此本小说属于慢热型,各位给点耐心,全当给小弟鼓励了,谢谢。)

山中时光 (二)

明媚的阳光中,溪边的草地上,卓宇正架起一块很薄的石片。在底下生火,准备烤刚刚从溪流里面摸上来的两条鱼,而他旁边趴着一条斑斓白额猛虎。没错,就是一头老虎,这只老虎是他师傅从小捡回来养大的。所以在这个山谷中跟老道长修行之后,慢慢的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这个地方的时间流逝的非常慢,慢的让他怀疑人生。在拜师不久,在吃完背包里几条巧克力之后,肚子饿的呱呱叫,问师傅要吃的,老道给了一堆水果之后,直接将这只叫‘虎子’的老虎换了出来。乍一看到老虎,卓宇差点都吓尿了,尼玛,以前在动物园里看过真老虎,啊,从来没想过在野外会见到真老虎,不吓尿才怪了。好在这头老虎可能是跟老道长修行时间久了通人性,一段时间相处下来,这只老虎成了卓宇的食物保障。原因就是卓宇除了会下河摸鱼,到山上采蘑菇之外,对于捕猎一窍不通。好在‘虎子’乃山中之王,捕猎自然不在话下,才让他卓宇不至于饿着。用卓宇的话来说,他师傅有辟谷的神功,十天半月不吃不喝,屁事没有。可是他不行啊,一顿不吃饿得慌。所以他除了学习之外就是饿了吃,困了睡,谁叫时间过得慢呢。

“虎哥,等一下你真的不尝一下这烤鱼什么味道吗?”做一对老虎道。老虎对着主语嗷嗷的叫了两声,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算了,看来你是吃不惯熟食的,哈哈,趁着师傅还在打坐,我自己一个人吃的。”卓宇一边往鱼上撒盐和抹上姜末,一边叨咕着。突然间人影乍现,老道长出现在卓宇的面前,问道“徒儿呀,鱼烤的怎么样了?”卓宇吓了一大跳“我靠,师傅,你这么神出鬼没的想吓死人呐!”“呵呵呵,师傅和你开个玩笑,哦,对了,你酒鬼师兄带着你师侄快到谷口了,虎儿,你去迎接一下他们。”虎子爬起来摇晃了几下脑袋朝谷口走去。“师傅,你咋知道有人要进来呢?”卓宇好奇的问道。“你师傅我亲自布下的禁制岂能不知?”老大回答卓宇。“你那我来时丹室的那道门也是你布上的禁制喽?”卓宇满脸警惕的问。“那倒不是,为师也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或许就像你说的那个什么洞,那个什么平行空间的入口吧!又或许是天地之间自有奥妙,只是为师也无法参透而已。”老道正色的回答。

两人正说话间,虎子带着两个人朝这边行来。走的近了才看清了两人的样貌。一个老者身材修长,面容白皙,下巴长着痴长黑须,一身黑布道袍,带道冠(道士戴的帽子),足蹬一双布靴,腰间挂着一只葫芦。另一人是一个黄脸大汉,长得虎背熊腰,壮硕无比。卓宇目测身高两米左右,身上肌肉虬节,跟现代的健身达人有的一拼,双臂粗壮有力面容硬朗浓眉大眼络腮胡,端的如铁塔一般。(实在是查不出典韦样貌的资料,只能想象着写。)两人在老道长面前躬身行礼“拜见师傅(师尊)”“好好免礼,来,为师为你等引荐一下。”老道长指着卓宇对两人道“这是你师弟(师叔)卓宇”然后又对卓宇道“这是你师兄(师侄)金华,典韦”卓宇闻言刚想和两人见礼,突然心里一惊:什么,典韦?典韦是我师侄???我靠,这也太炸裂了吧。

双方见礼之后,卓宇对师兄金华道“师兄,你与师傅久不相见,你们先叙话,我与你徒弟聊聊天。”说着拉着典韦走到另一边。金华看着这个衣着打扮怪异的师弟,一脸的懵逼,不过也不去理会,随他去了。另一边,卓宇一边搓手一边尴尬的对典韦说道“呃,师……”能不尴尬吗?人家典韦看上去比他的年纪还大的多,叫师侄,真有点叫不出口。倒是典韦率先开口问“师叔有何相问?“啊,那个典……师侄啊,你是否真的是为友而杀人?”卓宇记得演义中典韦为友报仇杀人的事,原着中典韦之友刘氏与睢阳人李永结下冤仇,李永曾经当过富春县令,颇有势力;刘氏自知不敌忍气吞声。典韦得知内情后,用一辆小推车载着烧鸡美酒假装等人,在看见李永夫妇出门后,瞅准时机,一举击杀两人,还割下两人首级当街行走,数百人吓得都不敢靠近。“是的”典韦沉声应道“刘氏乃我之挚友,我在贫困时他多有接济,而今他受此冤屈,我当为他报之,如若不然,有何面目立足于天地之间?”

“好,理当如此。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典大哥真乃好汉也。”卓雨听的热血沸腾,脱口而出赞道。“师叔叫某大哥,万万不可不可乱的礼数。”典韦赶忙说道。“嗨,这有何不可?他们论他们的,咱们论咱们的,哦,对了,典大哥,你贵庚?”卓宇随口问道。“呵呵,某二十七。”典韦挠的后脑勺道。“我才二十三呢,叫一声大哥是应该的,对了,那大哥以后有什么打算?。”卓宇问典韦。“本来为友报仇之后在外面躲了一段时间,后来想投军,可又没有趁手的兵刃,碰巧又遇到师傅,鬼神师傅来此寻找一件兵刃。”典韦回答道。 “嗨,兵器的事情简单的很,稍后我陪大哥去挑选即可。”卓宇回道。存放兵器的地方是在丹房的侧边,小通道最里面的一间就是专门用来存放药材和兵器的。至于那些兵器是怎么样来的?问老道,老道也不说,卓宇也懒得追究。反正他是从中拿了一把松纹古剑,剑柄两侧刻了一个小八卦图案,还挑了十八柄小飞刀,是的,没错,就是小飞刀。他觉得像李寻欢一样耍飞刀很酷,所以练飞刀练的不亦乐乎,现在也略有小成。

大家叙话完毕,拿着卓宇烤的鱼品尝,不需片刻,两条鱼吃的一干二净,众人都觉得意犹未尽。好在虎子善通人意,直接从林子里面捕来一头鹿,老道长干脆叫力大的典韦把丹房中的炼丹炉去掉上面的一层,把上面的丹鼎搬出来,然后把鹿肉收拾干净,放进去加佐料炖煮。不多时,一大鼎新鲜鹿肉出炉,四人一虎就着醉道人(金华)酒葫芦里面的酒大块朵颐,好不快哉!当然老虎他是不吃熟食的也不喝酒。(看到这里有人不免会问为什么南华老老道会辟谷的功夫?还要吃东西?为什么修道的人可以吃肉喝酒?其实有很多人对修道的人有误解,会辟谷之术,并不是说永远都不需要吃东西。只是说在一段时间内暂停进食而已,而喝酒吃肉,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道士都没有对喝酒吃肉有什么明显的规定,道家理论里面是不禁酒肉的,后面道教成型之后,各教派对此也是有不同理解的。各位有兴趣的话不妨度娘一下。)

卓宇在与金华交谈中得知,现在外面的时间是中平六年(其公元189年),整个大汉基本上乱了套了,大汉13州,狼烟四起。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以后,逃出洛阳,在陈宫的帮助下回到陈留,在陈留大族卫氏的帮助下,在此年年底招募到士兵5000余众,广发英雄帖,想要联合各地诸侯讨董卓。卓宇也知道,不久之后袁绍也响应曹操的号召,起兵反董,利用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个优势,依附袁家的人如过江之鲫。于中平七年(公元190年)与各路诸侯会盟于酸枣,袁绍被推选为盟主。不过此时这些事情还没发生,卓宇也懒得去管,不过对于典韦此人他还是想留下来的,不为什么,为的是让典韦不那么早就死了;让他成为自己以后在乱世多一份助力,也想让典韦在以后的时间大放异彩,所以必须找个理由把他留下来。“师兄,我观师侄的面相,以后必定是大将之才,不过此时投军却是大为不妥,必有早夭之危,盖因师侄的武功未达小成之境,请师兄三思。”卓宇对金华师兄道。金华闻言一愣,心里暗道;好家伙,这老道偏心呐,连‘相面之术’都教给师弟了?!想那许子将略懂皮毛,便已名满整个大汉,要是自己这个劳什子,不知从哪里来的师弟把师傅这个相面之术学了去,那岂不是更加了得?不过自己师兄弟几个各有各的特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金华喝了一口酒“师弟言之有理,不过对于这种事情为兄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不知师弟有何良策?”金华不知道卓宇是未来之人,以为师傅把‘相面之术’传给了他,但南华老道也不说破,所以说这误会就大了去了。所咂咂嘴道“法子嘛,也没有很好的法子,其实我的意思是让师侄在这里和我修行一段时日,到时说不定我和他一同下山,这样你看如何?”精华用竹筒做的杯子喝了一口酒“唉,也罢,师弟言之有理,为兄弟不必多言。师弟自行定夺即可。”

山中时光 (三)

不知道过了多久,卓宇和典韦从睡梦中醒来,发现金华师兄已经走了,师傅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想必又是去峡谷那边的药王谷采药去了吧。因为南华老道长曾经说过,就是在那里遇到张角的。那里生长着一些奇花异草,名贵药材,有一个年轻人曾经也闯入过那片区域,老道长看他很有医学天赋,曾经偷偷的把一些记载医术的竹简放在一些山洞中,让那个年轻人觉得是自己无意中发现的,然后欣喜不已,拿回去苦研不已,终成一代神医。(很多人已经猜到我说的是三国哪个人的吧?)

“大哥,走吧,我带你去挑选兵器。”卓宇踢了踢还在装睡的典韦,“哎,好的,好的”典韦赶紧爬起来,两人到小溪旁洗漱完毕,卓宇问典韦“大哥,我师兄的那个桐庐到底是什么宝贝呀?咱们四个人喝了那么多的酒,那么小的葫芦怎么能装这么多的酒啊?。”典韦摸着额头答道“我也不知道。这也是第一次和师傅喝酒啊!嘿嘿,你还别说,还真挺神奇的。”“是了典大哥,你师傅有没有告诉过你,他有多少个徒弟呢?”卓宇随口问道。“呃,好像有两个吧,但师傅也没告诉我他们的名字。”(典韦的师兄弟以后会出现的。而且还是两个名动天下的人物。这里先埋一个包袱。)两人说着话的工夫就到了放兵器的房间。典韦看着兵器架上面的兵器,顿时两眼放光。活脱脱就是流氓看见美女的样子,差点连哈喇子都流下来了。卓宇看的一脸黑线,心里暗道这至于吗?不就是兵器而已嘛!他却不知道在汉朝时期,寻常铁匠铺,哪里会打得出好的兵器,而且官府管治甚严,私自制造兵器,严重的话可要杀头的,如果私自制造铠甲的话,直接按谋反论处。

但见典韦试试大刀放下,摸摸长矛摇头,终于看到典韦这个样子,才想起《三国演义》中典韦使用两把铁戟的,便想起来角落里面好像有两把兵器跟铁戟有点像。便开口的典韦道“典大哥角落里面有两把兵器,你拿出来看一下,趁不趁手。”果然,典韦把这两把兵器弄出来一看,就是铁戟没错。典韦一看到这两把铁戟,那更是眼冒精光,凭着一个武将的直觉,这两把铁戟绝对的是好东西,便迫不及待的跑到西边草地上舞弄起来。当看到典韦使出戟法的时候,看的卓宇是目瞪口呆,这两把铁戟在典韦的手中舞出重重叠叠的残影,跳跃腾挪之间挥洒自如,快时如风车轮转,残影重重,当真是敌人挨着即伤,碰着即死。慢时,给人的感觉是力若千钧,悍勇绝伦,端的是厉害非常!卓宇心里暗道:俺的娘诶!如若这般杀进敌群当中,那画面简直不要太血腥。想到这里,卓宇不自觉的直起脖子,咽下一口口水。过了片刻,典韦终于停了下来,嘴里不断重复一个好字,乐的跟什么一样?“恭喜点大哥,终于寻得趁手兵刃。”卓宇笑嘻嘻对典韦道。“多谢师叔助某寻得兵刃。”典韦对着卓宇躬身一礼道。“嗨,大哥,你我皆洒脱之人,何须理会这些俗礼。要不咱们结拜为异姓兄弟,如何?”“这,这……”典韦嗫嚅着道。“哎呀,别这那儿的不就是结拜的事情嘛,赶紧的,就在那边。”说完卓宇就拉着典韦来到溪边,弄了一堆沙子,插上三根树枝,两人跪下,口里无非是念“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之类的结拜誓言,认了大哥,小弟就完事儿了。

从此以后的时光,卓宇除了勤练内功武艺,奇门遁甲军阵谋略之外,还要教典韦写字,用现代的科学健身方法为典韦打熬筋骨。比如:让典韦绑着数十斤的沙袋练武,做仰卧起坐,掌上压,引体向上等等。又或者让典韦向山上来回跑,腾挪,跳跃,林间穿梭等等。在这期间两人的修为大为精进,卓宇的内功和轻功已经有所成,轻功虽然达不到蹬萍渡水,一苇渡江的境界,但飞檐走壁还是没有问题的。内功在老道长的指引之下已经日益精纯了。典韦的轻功虽然说达不到飞檐走壁,但跑起来快若奔马,迅捷异常,因为典韦没有练过内功,所以老道长只能用珍稀名贵丹药来为他增强外力修为,现在他的武艺比差不多要到小成之境,按照卓宇的意思来说,应该比演义中的典韦还要厉害一个层次。

南华老道除了偶尔指点一下两人之外,其余时间基本上就是采药炼丹,打坐入定,用老道的话来说已经是没啥可教的了。两兄弟除了以上这些必修的东西之外,空暇时间周围山上的动物可遭老罪了,除了三不五时去那个长着红莲的大水潭泡澡之外,山上的野鸡,野兔,野猪等等都被他们吃尽无数。什么叫花鸡,蘑菇炖鸡,烤猪腿那是轮番的吃。不过也有例外,在山上的动物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虎两人在前面嗷嗷的跑,一大群马蜂在后面嗡嗡的追,不把他们死誓不罢休的景象,原因就是卓宇对典韦说这种蜂蛹很好吃,典韦二话不说捅了一个大马蜂窝的后果。又或者是一虎两人在前面跑,一大群猴子在后面扔追着扔石头。原因就是他们上山采蘑菇,没有带兵刃,偏偏又偷喝了猴子在树洞里面酿的果子酒,被满山的猴子追打的结果后来所以用竹子做了几十个酒杯送给猴子,和它们一起喝酒,才化解了这一段‘仇怨’。还有就是纯粹是两人闲的蛋疼,想吃水果,又不想爬树,在树下用石子丢猴子,猴子被惹急了,用水果往下砸。更离谱的是两人一虎带着上百猴子大军,把后山毒龙潭里面的‘龙’(鳄鱼)给弄死了。因为有一次老道长叮嘱他们千万不要去后山,那里潭子里面有一条恶龙,经常袭击在潭边喝水的动物。结果就是他们把鳄鱼拖回草地,在剥了皮之后,鳄鱼肉在一百多猴子,两人一虎狂造之下,吃的那是一干二净。老道知道后哭笑不得,却无可奈何。(各位大大,山中学艺章节写到这里就写完了,后面就是下山闯荡章节,我之所以写这么大篇幅在山中学艺,是为了以后的厚积薄发做准备。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支持)

第五章 下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