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粮草(2 / 2)五福临门之杨枝栖梦,善影入情长首页

杜仰熙又道,“所幸雄州府衙尚有些存粮,再加上霸州、保州等州府的,应能支撑些时日。”

袁清叹道,“我这便派人去与路下各州府协商借粮之事,再派人催促崔继忠速速送粮。”

可堂上众人皆知,若粮能送来、又怎会拖延至今。

且大军开拔,消耗是驻扎时的三五倍。

即便各州府存粮相加,怕也支撑不过十日。

若届时崔继忠的粮草仍未送到,莫说甘州保不住,便是沿线其他州府只怕也将失守。

折继闵掌管一路兵马,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可此时有求于人,不好直说袁清的法子不切实际。

只好道,“此计虽好,却需做两手准备。还望袁大人速速寻些粮草商人,从南边运些粮草过来……”

谁料袁清却道,“且不说沿途粮草难以运来,即便可行,此等知法犯法之事也绝不可为。”

折继闵皱起眉头,斥道,“难道本帅不知此法有违宋律?只是事急从权,若战事拖延,周边粮草皆尽,难道让兵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不成?”

“折帅此言过矣,小小党项,怎会月余都打不走?”

袁清不以为然,道,“不过十天半个月的事,莫说州府粮食吃不完,便是崔都指挥使的粮怕也用不上。”

眼见两人又要争吵,折淙赶忙劝道,“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折帅此举也是为求周全。”

杜仰熙也道,“折帅勿怪,袁大人只是依律行事,怕的是事后若有人追究,平白浪费了折帅挣得的军功。

属下有一计,或可解燃眉之急。”

他又道,“粮草虽多产于两江,可粮商大多聚集于汴京。从汴京运来,路程当近上一半。

咱们也不必大张旗鼓地说河北东路缺粮,只称卫州有人收购,路途上便不会有人百般盘查。等粮草运至两路交接处,还得烦请折帅派人接应。”

虽粮草在河北东路盘查严格,但其他州府可自由收购。且卫州隶属河北西路,那里的安抚使折继周乃折继闵同宗,两人交流当极为方便。

折淙双眸一亮,赞道,“不愧是状元郎,果然好谋略,我看此事可行!”

袁清叹道,“唉,本官还得去各州府收粮,实在抽不出空,只得托付给杜大人了。

等此事了结,定在府上摆宴,好好答谢咱们的状元郎。”

折继闵也道,“既如此,寻找粮商之事便拜托杜大人了。甘州军情紧急,还望杜大人万勿推辞。”

杜仰熙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这两个老狐狸算计了,只怕折淙也出力不少。

夜间归家,杜仰熙见了等他吃夜食的郦寿华,才放松下心神,感慨道,“我还以为自己心眼多得如汴河之水,如今才发现虽多却浅显,轻易便落入那些老狐狸的圈套。”

想来是在开阔之地待久了,如今的郦寿华少了在汴京时的哀愁,眉目间多了几分爽利。

她挥退伺候的女使、仆妇,只剩夫妻二人私话时,才笑道,“想来二位大人是知道你与范家有姻亲,才将此事托付给你。”

杜仰熙奇道,“我只知二妹夫家中做布匹生意,难道还有粮草方面的门路?”

郦寿华道,“范家虽只经营布匹生意,但柴家却涉足各行各业,你以为他家富可敌国之言,是吹出来的?

咱们雄州的粮行,十家之中有一半姓柴,剩下的一半里,也有两三家与柴家有旧。

他家既有存粮,又有水路船运和人脉,若能求得柴家帮忙,莫说一月的粮草,便是一年的也能轻易筹集。

这世上,还有谁比二妹夫在柴大官人跟前更有脸面?”

杜仰熙促狭一笑,道,“自然有,三姨妹便比二妹夫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