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说道:“我们也可以卖!家里有不用的东西收拾出来!”
月娘哎呦一声:“戴过的宫花也能卖!”前几天她戴的宫花坏了一点,想丢又舍不得。
福宝说道:“去国公府化缘。把他们犄角旮旯收拾一下,打包卖给我们一点,多了我们也卖不完。”
翠柳笑道:“姑娘若是卖的不多,府里就有。”
福宝忙说道:“对对,你们用过不要的东西都清理了,回头换新的。”
翠月笑道:“我也有不少东西。”
福宝说道:“旧的头绳、毛笔什么的都行。布头做了东西也能卖。”
大家像找着事儿,都忙起来,府里一阵翻箱倒柜。
库房不用动,那是整整齐齐的,年货也齐了。
张婆子一把年纪了,旧东西多得是,赶紧回去收拾。
福宝小,不用动手,光动口,看着大家忙活。坐在燕娘身边,燕娘也不动手,是只管给她做新的,福宝穿过的袜子也能卖。
温氏直笑,给大家都找到活儿干了。她也亮一手,赚多少银子是次要的,开心最重要。
外边雪停,冷得很。
屋里很暖和,放了好多东西。这是正院正屋,不太干净的东西没拿过来,放在这儿的都是洗干净的。用几张桌子、柜子等放着。
剪刀、针线、浆糊等都准备好。
青梨看着清理出来的宫花,好多,好漂亮!她都想再戴一戴。
温氏耐心的教孙女、孙媳怎么修补?
福宝在一边围观,眼睛放光,姥姥着实有一手。
寿儿跑过来回话:“去赵州的人回来了。”
福宝在赵州算无牵无挂,但老太太在这儿,她儿孙就是牵挂;还有段家村那些人,来了一年了,过年得联系一趟。所以张守仁、段永寿、杨花娘、段昌盛等人去了。算算时间该回来了。
京城事儿做的正好,段永福他们不准备走,段昌盛回去一趟也是要再来。
正屋后边热闹的很,福宝在屋里没出去,等了一会儿,一群人进屋回话,屋里暖和。
大家在堂屋坐着,有火盆,上了热茶。
张守仁送上陶家大舅、二舅的礼单。大舅不在了,但有遗孀、儿子,准备了两份礼单,一份孝顺温姥姥,一份送给郡君。
段永寿也送上两份礼单,一份送陶婶婶,又特地向温姥姥送上一份。
温氏眉开眼笑:“太客气了。”
杨花娘穿着大红缎袄,特别高兴:“段家村现在好了,大家都很好。”
段昌盛又长高了,像个大人,阴阳怪气的说道:“赵黼现在都变了!在他爹坟前结庐而居,每天读书。”
段昌盛气的声音又高了三分:“竟然有不少人慕名去找他,不是臭名昭着,而是解元的大名!”
福宝感慨:“倒也不寂寞。”又幽怨的说道,“还想怎么样?他都这样了。”
段昌盛被福宝逗笑了,有了福宝谁还理那个狗东西?他又怒道:“一群狗东西,跑到段家村指指点点。王氏不是被王家埋了吗?赵黼原先想把爹埋到娘那边,那边不让。后来埋到段家村,又想把爹娘合葬,王家又不让。”
杨花娘嘲讽道:“好多读书人,跑到段家村作乱,他……”指着昌盛,“打了几回老狗,有人、读书人对着他说可惜、说凤娘进宫了,他把人狗腿打断了。”
段昌盛大骂道:“什么读书人?都和赵黼一样厚颜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