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八十年代末东北特大抢枪、持枪杀人案(1)(1 / 2)90年代大案系列首页

本市是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自然景观丰富。从地理位置上看,正处于“雄鸡”的颈脖处。

该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

八十年代末期,在本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枪杀案,歹徒用冲锋枪枪杀八人而后逃窜,至于案犯为什么要杀人?杀的什么人?枪又是从哪搞的?

带着一系列疑问,今天我们来好好回顾这起案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叭、叭、叭!”

二月的某一天,在沈阳至丹东的铁路线六十公里处的铁路桥道口房,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冲锋枪声,一场突如其来的血腥惨案悄然上演。

这条铁路线最早在1904年由日本侵略者在日俄战争期间修建,主要用于运输军用物资。

当日,四周静谧无声,这个偏僻的铁路道口仿佛被人遗忘。就在这看似平常的氛围中,道口房里猛然传出一阵令人胆寒的冲锋枪扫射声,那密集的枪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在这瞬间,两名负责守桥的武警战士和一名铁路工人,毫无征兆地倒在了的血泊之中。

武警战士随身携带的一支五六式冲锋枪,也在这场混乱中不翼而飞。

由于这个铁路道口地处偏僻,枪声并没有引起周边人的注意,几个小时就这样悄然过去。

直到换岗的武警战士走进道口房,眼前的血腥场景让他们瞬间震惊。凶案现场惨不忍睹,战士们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武警方面得知消息后,迅速通知警方。

不久,大批警察风驰电掣般赶赴现场,一场紧张的侦查工作随即展开。

经过现场的初步勘查,这无疑是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持枪杀人案件。警方在对现场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了几个令人费解的异常情况。

从现场痕迹判断,两名武警和一名铁路工人是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遭遇袭击的。

在他们中枪之前,没有与开枪的歹徒有过任何搏斗的迹象。尤为明显的是,铁路工人死亡时,手中还夹着抽了一半的香烟,这表明灾难降临得毫无预兆,受害者们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还有,行凶的凶器竟是两名护桥武警所携带的五六式冲锋枪。警方根据现场找到的弹头进行分析,基本可以断定:受害的武警正是被自己的冲锋枪所杀。

这意味着,歹徒先是设法抢走了武警的冲锋枪,而后用这支枪将他们残忍杀害。

另外一点经过进一步检测,警方发现歹徒使用的并非武警所配备的子弹,而是自己事先准备好带来的子弹 。

在八十年代那个特定的时期,当时武警站岗的实际情况存在一些特殊之处,外界普遍认为那时的站岗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具体来说,当时武警配备的五六式冲锋枪,弹匣里并未装填子弹,处于空枪状态。而这起案件中,歹徒作案时至少开了 五枪,从现场清晰地找到了五个弹壳,显而易见,这些子弹是歹徒自行携带的。

从现场的种种细节分析,还有一个颇为可疑的点,那就是歹徒和武警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关联。通过对歹徒开枪距离的精准估算,发现他与死者之间的距离不过短短几米。

要知道,在正常情况下,武警执行站岗任务时,理应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按常理,是绝不可能允许一个陌生人随意靠近自己身边的,更不要说让对方顺利实施抢劫武器这样的危险行为了。

更何况,即便武警手中持有的是没有子弹的空枪,枪上所配备的刺刀也是具备一定威慑力的。

而且当时现场有两名武警和一名铁路工人,这三人皆是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子。再结合现场留下的脚印分析,确定实施犯罪的歹徒只有一人。

设想一下,在这样的人员力量对比下,一个仅仅持刀的歹徒,想要成功制服这三个人,并且不慌不忙地装上子弹,再开枪将他们一一打死,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综合种种迹象推测,唯一合理的可能性就是,这个歹徒是武警或者铁路工人所熟悉的人。极有可能是趁他们毫无防备之时,突然发动了袭击,让他们完全来不及做出反应。

遗憾的是,除了上述这些基于现场情况得出的推论之外,整个案发现场没有留下其他有价值的线索。

案发现场所在的道口位置极为偏僻,既没有任何目击者目睹案发经过,甚至周围也没有人听到枪声。

案发后,警方迅速展开行动,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对周边村庄进行了全面走访调查,然而最终却一无所获。

凭借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警方做出判断,这个抢劫了冲锋枪的歹徒,很有可能会继续利用抢夺来的武器实施其他犯罪行为。

在这风声鹤唳的情况下,歹徒通常会选择隐匿踪迹,蛰伏一段时间。他们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想着等这阵紧张的风头过去,再瞅准时机出来作案。

就拿那支五六式冲锋枪来说,极有可能已被他们妥善隐藏起来,甚至说不定被深埋在地下,打算过上几个月,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再将其取出,成为案犯作恶的凶器。

然而,令警方始料未及的是,就在铁路桥道口房特大枪杀案发生后的第二天,那把本以为会被深藏许久的五六式冲锋枪,竟再次大开杀戒。

时间来到第二天的深夜,本溪东芬大桥临街的一座民房里,突然毫无预兆地传出几声清脆的枪响。

“呯呯呯!”

彼时正值东北寒冷刺骨的冬夜,街道上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踪影。而且,距离过年仅剩四天,周边四处都弥漫着过年的氛围,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所以,这几声枪响很不幸地被附近的群众误当作了鞭炮声,并未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

可谁能想到,到了十三日凌晨四点,这座民房内又一次传出了令人震惊的枪声。

“呯呯呯!”

在凌晨四点半夜三更,人们都陷入了沉睡之中,这个时候根本不会有人放鞭炮。这几声突兀的枪响,瞬间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震醒了好几户相邻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