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高音试唱(1 / 2)悠闲生活,从作曲开始首页

伴奏试听完毕,秦诗诗对伴奏节奏有所了解后,正式开始了《左手指月》的录制。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伴随伴奏的旋律,缓缓开口。

一开始,她的声音还有些小心翼翼,仿佛在小心翼翼地试探这首歌的边界,探寻着每一个音符的深度和广度。

但当唱到“左手握大地,右手握着天”时,她逐渐找到了那份感觉,声音开始变得高亢而激昂,充满力量,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握在手中。

然而,当面对那几个超高音部分时,秦诗诗的声音还是出现了一丝颤抖。那颤抖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微弱而不安。

李星文听到后,眉头不禁微微皱起,他示意秦诗诗停下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不行,这几个高音还是没把握好。”

秦诗诗听到后,心中泛起一丝失落,但她很快调整了情绪,静静地等待着李星文的指导。

李星文看着她,鼓励道:“学姐别着急,咱们多试几次。高音的把握需要时间和技巧,慢慢来,你会做到的。”

于是,他们又重新开始录制。这一次,秦诗诗更加专注地调整气息,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

她仿佛置身于歌曲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化身为那位勇敢无畏的勇士,正用尽全力去触及那遥不可及的天空。

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

李星文再次打断了秦诗诗的演唱,他耐心地解释道:“唱歌时要将气息均匀且持续地送出,使声音更加圆润动听。

在演唱《左手指月》时,需在每个乐段的高音与低音之间找到合适的气息过渡点,避免在高音部分因气息不足而发声不稳。”

"左手握大地,右手握着天!"声波撞上录音棚顶又反弹回来,带着金属质感的震颤。

秦诗诗的尾音微微发飘,但她没有停下,顺势将颤抖融入旋律,让高音裂出细密的纹理,像是雪山脊背上崩落的冰碴。可到了高音部分,依旧没能完美唱上去。

秦诗诗的眼中闪过一丝沮丧,她不甘心地握紧拳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失落。

她觉得自己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但却总是无法突破那个瓶颈。

李星文看着她这模样,思索片刻后说:“学姐,我有个办法,你试着在唱高音前稍微压低一下气息,再猛地提上来。这样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控高音。”

秦诗诗点点头,重新调整状态。她深吸一口气,将指尖深深掐进掌心,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指尖上。

她想起李星文说的“压住气再爆发”,试着在腹腔里筑起一道无形的堤坝。前奏响起时,她刻意放缓呼吸,像绷紧的弓弦蓄力。当旋律攀升至第一个高音节点,她猛然收紧下腹,喉间迸出的声音却像漏气的风箱,尖锐得刺耳。

“换个方式试试。”李星文突然开口,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把自己想象成青藏高原的风——先沉到地底,再卷着沙石直冲云霄。”

秦诗诗望着他比划的手势,忽然想起去年在西藏采风时,牧民们唱长调时鼓胀的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