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总第102章)生物与量子的跨界融合之路(1 / 2)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首页

8.1 文明契约与新的征程

试验场的废墟上,那道摇晃的量子光束,正如同文明成长的阵痛。从仰望星空到触摸星辰,这个在科技阶梯上奋力攀爬的文明,终于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尽管布满荆棘,但每一步都离更高的维度更近。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伽马五号星球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林轩始终把亚瑟等奥林匹斯人当作自己文明的成员,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星球建设的各种方案,从生态环境的构建到城市布局的规划,林轩都认真倾听奥林匹斯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和文明发展方面的优势。

在共同努力下,伽马五号星球的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大家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亚瑟目睹了林轩率领下的文明管理层在建设过程中的正直与无私,以及对不同文明的包容与接纳,深受感动。

如今的亚瑟已然成为伽马五号星球上奥林匹斯人群体的主心骨。他每天穿梭在星球建设的施工现场与临时治理中心之间,戴着沾着工程图纸碎屑的工作帽,用那双曾握惯量子刃的手,细致规划着居住区、生态穹顶和能源枢纽的布局。

在社会治理上,他独创了"星环议事会"制度,召集各领域的奥林匹斯代表围坐成环,像修补破损星图般耐心调和分歧。

当夕阳将他的影子拉长在未完工的量子通信塔下,工地上此起彼伏的"亚瑟长官!"呼喊声,正见证着这位战士向文明建设者的蜕变。

穿梭于伽马五号星球建设工地与临时指挥部之间,亚瑟肩上的担子沉重而具体:左手攥着生态穹顶的施工进度表,右手协调着奥林匹斯工程队与本地工人的对接。

这位曾在星际战场叱咤风云的战士,如今却能精准地将居住区规划误差控制在厘米级。

然而,当全息投影里不断跳动的科研数据映亮他的脸庞,那双久经沙场的眼睛瞬间捕捉到异常——林轩文明实验室的能源消耗曲线连续三月陡增,科研人员提交的物资申请单上,关键实验材料的缺口数字像刺一样扎进他的瞳孔。

深夜巡查时,他望着灯火通明的科研区,听着远处量子引擎调试的轰鸣声,心中警铃大作:“平时看着稳当得很的科学家们,这回怕是让那些摸不着看不见的科技难题,压得快喘不上气儿了。”

亚瑟在一个深夜找到了林轩。他手中捧着一枚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存储芯片,芯片表面流转着细密的光纹,仿佛封印着高等文明的智慧结晶。

亚瑟的声音又低又哑,透着股沧桑劲儿:"指挥官,跟你们一块儿摸爬滚打的日子里,我算看明白了——你们这文明,够仗义,也够硬气。说实在的,我们不过是宇宙里的流浪儿,之前还跟你们闹过星际冲突。"

他攥紧拳头,手背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可你们倒好,不但收留了我们,还把救命的医疗资源先紧着我们受伤的这些异星人用。这份心胸,让我既臊得慌,又打心眼里感激。"

亚瑟望着窗外伽马五号星球正在建设中的生态穹顶,那里仍有奥林匹斯人与林轩文明的建设型机器人并肩劳作。

林轩的机械瞳孔微微收缩,电子合成音带着少见的柔和:"哎哟,打仗的烂事儿,咋能让老百姓遭罪呢?这不扯犊子嘛!甭跟我外道,这儿往后就是你们的新家!咱一块儿奔好日子,指不定还能闯出个新天地呢!"

亚瑟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丑话说前头,到现在还有些奥林匹斯人信不过你们,我之前也一直藏着掖着,没把文明的压箱底技术亮出来。实话说,这些科技是我们杀回巴纳德星系、救出被厄兰蒂斯欺负的同胞的命根子。"

说着他突然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芯片,"我就想问指挥官一句,等你们文明强大了,愿不愿意拉我们一把,一块儿把厄兰蒂斯赶出去?"

实验室陷入死寂,唯有引力波探测器的嗡鸣在空气中震颤。

良久,林轩的电子音虽然带着机械味儿,却透着股热乎劲儿:"自打你们拿到伽马五号星球的"户口本儿",我这儿就没把你们当外人!咱现在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要蹦跶一块儿蹦!等咱俩文明都硬气起来,指定陪你们杀回巴纳德星系,这话我撂这儿了,绝不含糊!"

亚瑟猛然抬头,这个在星际流浪中见惯背叛的战士,此刻眼眶泛起晶莹。

亚瑟把芯片轻轻往前一递:"这里头存的,是我们奥林匹斯文明压箱底的战争科技门道和图纸。拿着用,说不定能帮你们解燃眉之急。盼着以后咱们哥儿几个能联手,把巴纳德星系的天,重新照亮!"

当芯片接入控制台的瞬间,无数金色数据流喷涌而出,如同两个文明的血脉在此刻真正交融。窗外,伽马五号星球的夜空被建设工地的光芒照亮,那不仅是科技的星火,更是跨越冲突与偏见的文明契约在闪耀。

8.2 逆火攀登的艰难之路

文明阶梯的逆火攀登,从来不是轻松的事。

第二天,当科学家们打开这些资料时,他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异次元世界。全息屏上跃动的公式如同一串串神秘咒语,揭示着高等文明对宇宙法则的精妙操控。

马洛克死死盯着满屏幕飞舞的公式,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手里的计算笔转得停不下来:"这些玩意儿看着花哨,实则跟画大饼似的,根本够不着!你瞧瞧,人家要求材料加工得在普朗克尺度上拿捏,误差不能超过10^-35米 。咱现在的厂子,能把误差卡到10^-9米都得烧高香了,这差距,简直比天还大!"

普朗克尺度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最小空间单位,在这个量级上,传统的物理定律将不再适用,量子效应成为主导。高等文明的材料工艺,实则是在量子涨落的混沌中雕刻秩序,通过操控单个粒子的自旋与相位,构建出具有奇异特性的物质结构。

而二级中等文明的工业体系,还停留在通过分子键合与纳米级加工塑造材料的阶段,两者之间的鸿沟,恰似用石斧对抗激光切割。

泽娜在生物实验室里反复尝试,培养皿中的量子生物材料一次次失去活性,化作一滩毫无生机的黏液。

她扯下手套:"他们的量子生物融合技术,需要同时操控百万个量子态的叠加与纠缠,我们的设备连稳定维持十个量子态都难如登天!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技术!"

量子生物融合技术,本质是将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与量子物理的叠加态特性相结合。在高等文明的科技中,生物细胞不仅是生命的载体,更是量子信息的处理器。通过精确控制每个细胞内的量子态,实现能量的高效转化与物质的瞬间重构。

而二级中等文明的量子操控技术,还局限于简单的量子通信与基础计算,面对如此复杂的多体量子系统,就如同让原始部落尝试理解互联网协议。

维克斯看着堆积如山的实验报告,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疲惫。

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充满了无奈:"这事儿就好比逼着老祖宗拿凿子雕芯片,光知道咋造量子计算机有啥用?咱现在的工厂设备、脑子里那点理论储备,跟人家比起来,连入门的门槛都摸不着边儿!"

二级高等宇宙文明的科技如同精密运转的宇宙齿轮,每个技术节点都依赖着庞大的理论与工业体系支撑。从微观的量子操控到宏观的星际工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而林轩文明目前仅仅才迈进二级中等宇宙文明的门槛,还停留在相对孤立的技术突破阶段,缺乏将这些技术整合为完整体系的能力。这种差距,决定了他们无法直接复制高等文明的科技成果,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然而,困难并没有让他们退缩。林轩召集所有人,机械瞳孔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咱这么干,分三步!头一步,把这些理论掰开了揉碎了学,一个小数点都别放过,哪怕得把咱现有的理论全推翻重来!第二步,拿咱们手头的设备、技术挨个过筛子,看看哪些能改改接着用,哪些得咬牙攻关,琢磨出一套"低配版"的办法。最后一步,哪怕做出来的玩意儿只有人家十分之一的本事,咱也得鼓捣出来!这可不单是做武器,更是咱文明的脸面,说啥都得争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