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个大仓库,云依凝收获25万两银子,在加上一万两的中介费,还有昨天夜11万两。
这次一共收获了37万两银子,好在杨知府给他们准备的是银子,而不是银票。
免得云依凝还要想办法去兑换成黄金,省了她不少事。
但是一旁的沈墨寒则是想的更多,大约也能猜到杨知府坚持用现银而不是银票。
估计就是为了试探他们,要是用银票的话,很有可能他们夫妻俩拿着银票直接逃跑了。
要是现银的话,众目睽睽之下,云依凝也没有办法直接将银子偷走。
即便是大家都会猜测,银子有可能是云依凝和沈墨寒拿走了,但是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
云依凝也不会刻意去解释,至于银子的去向,肯定是进了夫妻俩的口袋。
一连三天赈灾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云依凝和沈墨寒夫妻俩每天只负责将粮仓的粮食装满,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他们管了。
反正银子赚的也够多了,后面的中介费,云依凝索性就不要了。
杨知府高兴的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同样的,杨知府在得到精米以后,也去联系了当地的富商,用精米换了糙米和粟米。
这样的话也能多换点粮食,百姓就能吃饱了。
关于这一点,云依凝和沈墨寒听到的时候,夫妻俩还夸赞杨知府脑子聪明,这样的话,就是用最少的银子,能让百姓都能吃饱。
都已经到这时候了,只要能吃饱,谁还能在意吃的是精米还是粗粮。
而且普通百姓在家的时候,就算是粗粮,也不一定能保证每家都能吃饱。
所以在杨知府请示了平南王以后,有了王爷的首肯,和富商换粮食的事情也就顺利了很多。
在云依凝看来,杨知府虽然为人有些小问题,但是也能看出来是个为民做事的好官。
她也不是那小家子气的人,自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面记恨杨知府。
所以现在只要是为了百姓做好事,云依凝都不在意。
因为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很少,也没有必要纠结那么多,只要自己过的舒心就行了。
连着一周的时间,赈灾的事情终于结束了,云依凝和沈墨寒已经在庆安府逗留的时间太久了,也该回到流放的队伍了。
这次巴毅和沈墨寒终于鼓足勇气,去找了平南王,得到王爷的同意后,两人急忙收拾东西,想要离开。
之前平南王因为腿疾的事情,要求沈墨寒和云依凝跟着他们一起上路。
现在腿上的毒已经解的差不多了,而且还有专门的护卫队,就轻易的放过了沈墨寒。
可以选择的话,沈墨寒肯定是不想和平南王一起上路的,毕竟干什么都不自由,还不如保持距离,这样更好一些。
平南王大概也能猜出沈墨寒的心思,与其被困在身边这么难受,还不如先放人走,免得适得其反。
沈墨寒和云依凝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夫妻俩现在已经被平南王给盯上了。
沈墨寒一听终于可以走了,就直接去找了云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