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匣影沉秘隐旧踪(1 / 2)霓虹夜骨瓷白首页

故人旧影藏幽室,尘封秘辛待启时。

蛛丝马迹牵魂魄,暗匣微光照往昔。

********************************************************************************************************************************

离开市殡仪馆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浓稠的夜色如同化不开的墨汁,将雾港市笼罩在一片迷离的光影之中。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映照着潮湿的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海港特有的咸腥味和工业废气的混合气息,如同这座城市永恒不变的背景音。

车内,气氛压抑得如同停尸房里的凝固空气。阮白釉蜷缩在副驾驶座上,双手紧紧抱着手臂,仿佛依旧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寒意。她的脸色依然苍白,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霓虹灯牌,那些光怪陆离的色彩在她眼中却只剩下模糊的残影。那张与梦境重叠的脸,那诡异的正红色唇妆,像烙印一样刻在了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沈青临握着方向盘,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侧过头,看了看阮白釉,深邃的眼眸中充满了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责。他将车内的暖气调高了一些,低声问道:“还好吗?”

阮白釉像是被惊醒了一般,睫毛颤了颤,缓缓转过头,看向沈青临。她试图扯出一个 reassuring 的笑容,但嘴角却僵硬得不听使唤。“我没事……”她的声音干涩而微弱,“只是……有点乱。”

“我知道。”沈青临的声音温和而坚定,“那具尸体……那个妆容,还有你梦里的那个女人……它们之间一定有关联。老陈那边会有发现,但我们不能只等着。”

阮白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那我们……”

“去李常胜的住处看看。”沈青临的语气斩钉截铁,“那具尸体用了他的脸,这绝非巧合。他是着名的文物贩子,经手过无数奇珍异宝,或许,他知道些什么,或者……他本身就是这谜团的一部分。”

李常胜,这个名字在古董和文物收藏界曾经如雷贯耳,以眼光毒辣、手段诡谲着称。他于2015年因心脏病猝然离世,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今,一具酷似他面容的新鲜女尸出现在殡仪馆,这本身就充满了诡异和不祥的意味。

阮白釉点了点头。恐惧依旧盘踞在她心头,但沈青临的决心和行动力,给了她一丝微弱的支撑。与其被动地等待未知的恐惧降临,不如主动去寻找答案,哪怕答案可能更加骇人。

李常胜的故居位于雾港市的老城区——“旧湾”。这里是典型的雾港市风格,狭窄的街道两旁挤满了充满年代感的唐楼和西式洋房,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青苔,老旧的霓虹灯招牌在夜色中闪烁着暧昧的光芒,空气中混合着海鲜的腥味、香烛的气息和潮湿的霉味。赛博朋克的霓虹光污染与旧时代的颓败感在这里奇异地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令人迷醉又不安的氛围。

李常胜的宅邸是一栋独立的法式小洋楼,隐藏在一条僻静巷子的深处。铁艺大门锈迹斑斑,上面雕刻着繁复的莨苕叶纹样,显示着昔日的辉煌。围墙很高,墙头上甚至还残留着破碎的玻璃碴,透着一股森严和排外的气息。由于主人已逝,这里早已无人居住,显得格外阴沉和荒凉。

沈青临用特殊渠道弄来了钥匙。当沉重的铜锁被打开,发出“咔哒”一声脆响时,一股混合着灰尘、霉菌和某种陈腐香料的气味扑面而来,呛得阮白釉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小心点。”沈青临率先走了进去,打开手里的手电筒,光柱在黑暗中扫过。

屋内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家具大多是昂贵的红木或柚木,款式古老而典雅,但如今却失去了光泽,如同蒙尘的古董。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意境深远,只是画卷也已微微泛黄。空气停滞不动,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了。

“他死后,这里应该被警方搜查过,但可能只是例行公事。”沈青临一边仔细观察着四周,一边低声说道,“像李常胜这样的人,真正重要的东西,绝不会放在明面上。”

他们分头仔细搜查起来。阮白釉检查着客厅和书房的博古架、抽屉和书柜,指尖划过冰冷的紫檀木和积满灰尘的书脊。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关于历史、文物鉴定和民俗学的书籍,其中不乏一些孤本和禁书,显示出主人涉猎之广,品味之独特。但除了这些,并没有发现任何与骨瓷、诅咒或者那具女尸相关的线索。

沈青临则更专注于结构性的疑点。他敲击着墙壁,检查着地板,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隐藏着密室或暗格的地方。他的动作沉稳而细致,法医的专业素养让他对空间的异常变化有着敏锐的直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屋内只有两人走动的脚步声和偶尔翻动东西的细微声响。压抑的沉默和挥之不去的阴冷感,让阮白釉的心跳越来越快。她总觉得,在这空无一人的宅邸里,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着他们。李常胜的灵魂,或者别的什么更黑暗的存在,似乎还徘徊在这里,守护着他的秘密。

就在阮白釉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沈青临在书房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停了下来。那是一个靠墙的大书柜,塞满了厚重的精装书籍。沈青临的目光落在书柜底部,靠近地面的一排书上。与其他布满灰尘的书籍不同,这几本书的书脊上,灰尘有被扰动过的细微痕迹。

他蹲下身,轻轻抽出其中一本厚重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图鉴》。书很沉,但抽出来时,却感觉比预想的要轻一些。沈青临眼神一凝,将书翻转过来,发现书页的后半部分被挖空了,里面嵌着一个结构精巧的金属卡榫。

他没有立刻去动那个卡榫,而是继续检查旁边的几本书,发现它们都是经过伪装的空壳。他依次将这几本“书”抽出,露出了后面被遮挡的墙壁。墙壁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但沈青临伸出手,轻轻按压了几下。

“这里……”他低声道。

阮白釉立刻走了过来,紧张地看着他。

沈青临指着墙壁下方与地板连接的缝隙,“这里的踢脚线有轻微的错位,而且灰尘的堆积方式不太自然。”他用手指在那条缝隙上轻轻一划,指尖沾上了一些新鲜的、似乎是润滑油的痕迹。

他再次看向那本被挖空的《图鉴》,目光落在那枚金属卡榫上。他略一思索,将卡榫按照某个特定的角度轻轻一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