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 吐蕃想刚,松赞干布配吗(1 / 2)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首页

第134章 吐蕃想刚,松赞干布配吗?

遥远的雪域高原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吐蕃人正在开垦出来的田地间播下小麦、蔬菜种子,青稞都已经生长成巴掌长的小苗,郁郁葱葱。

吉曲河下游一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座浩大的城市,逻些城,吐蕃的国都,权力与政治中枢。

位于逻些城西北,红山玛布日山之顶,一座宫殿群完美的同陡峭的山峰融为一体,布达拉宫居住着松赞干布和他的嫔妃们,顶层的日光殿是日常议事的地方,太阳光白天从裸露的屋顶中照射进入,一片通明。

“赞普。”

“我们在大唐的探子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天可汗的孙子,大唐太子李承乾的庶长子征服了党项诸羌,被封为河西王、护羌都尉。”

“他在黄河谷地、湟水谷地分别建造了两座城池,命名为西宁城、定羌城,党项部众分别迁入这两座城,党项最为强大的拓跋部头领拓跋渊成为了大唐的定羌都尉。”

吐蕃大相禄东赞深邃的眼眸中露出了睿智的光芒,开口介绍道。

“河西王。”

“天可汗的孙子。”

“他应该不年龄不大吧。”

面容黝黑,松赞干布坐在王座之上,问出了一个问题。

‘呃呃!’

在场的大臣们无一不露出了错愕神情。

“是。”

禄东赞随之回答道:“那位河西王才12岁。”

轰隆!

一言落下,全场皆惊。

尚囊、论科耳、茹勒杰、拉布果嘎、赤多吉尊杰波、吐弥、赤桑扬敦、赤桑雅拉、达占东塞、赛当汝恭顿等吐蕃重臣无一不露出了不敢相信之色。

“12岁,还真是英雄出少年。”

“那位大唐太子仅仅比我小2岁,却已经征服了草原的霸主薛延陀。”

“而我甚至还没有成为雪域高原的唯一之主。”

松赞干布自嘲一笑。

他被誉为最伟大的藏王,13岁即位赞普,但在面对李承乾及其子李象时,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一如贞观十二年,他举二十余万众攻破党项及白兰诸羌,击败吐谷浑,陈兵大唐松州边境,唐军不足万人就把他们拦在了甘松岭,寸步难行。

那位大唐皇帝陛下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

四比一的兵力,吐蕃被暴揍一顿,灰溜溜的撤回了自己地盘,就连党项诸羌都不再臣服于吐蕃,一直到现在,两部羌人生活在积石山南。

“赞普。”

众臣看着松赞干布那颓唐的表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早在去岁,薛延陀被灭的消息传遍了大唐四方,西突厥、高句丽、吐蕃等国无一例外,全都为之颤栗。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名开始向天可汗一样在四夷中传播开来,这位23岁的大唐储君给予了无数人深刻的印象。

“呼!!!”

挥了挥手,松赞干布很快调节了自己的心情,严肃道:“大唐征服了党项诸羌,又在河湟谷地、黄河谷地筑城池而守,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是的,赞普。”

吐蕃军中第一人尚囊语气沉重道:“党项诸羌有近百万之众,召二十万军兵,不在话下。”

“若大唐驱使党项人,吐谷浑恐怕不是对手。”

“贞观九年,唐灭吐谷浑,之所以复立吐谷浑,完全是为了牵制我国。”

“现如今,大唐灭了薛延陀,设立北庭大都护府,铁勒各部为其所用,再无所顾忌。”

“一旦吐谷浑被灭,大唐的版图将会进一步延伸至天山之南,直接同西突厥、我国接壤。”

“这就意味着大唐随时随地可以从天山南、北两个方向夹击西突厥,从而彻底控制西域诸国。”

“且大唐可以从西海畔、河曲之地出兵进攻苏毗属邦、多弥属邦、白兰故地。”

‘嚯!!!’

一众吐蕃重臣全都露出了忌惮之色。

大唐对四方族群来说,无疑是一个具备超强威胁的敌人。

“我国和吐谷浑之间隔着昆仑山、白兰山布尔汗布达山、积石山阿尼马卿山。”

“唯一的缺口就在于白兰山、积石山之间的乌海地区及柏海不远处的黄河渡口。”

“仅设有乌海东岱、那秀东岱、孙波东岱。”

“可用之兵两万五千,就连抵御党项人都很困难,更别提唐军了。”

四贤臣之一的吐弥补充道。

“以大唐如今的侵略性,未尝不会在征服吐谷浑之后对我国下手。”

“我国决不能眼睁睁看着吐谷浑被灭。”

赤桑扬敦出言道。

“没错,齿亡齿寒。”

茹勒杰、拉布果嘎等吐蕃大臣无一不是这种看法。

大唐比之大隋更加具备进取心和实力,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又怎会放过一切征服雪域高原的机会。

“大相以为该如何做?”

松赞干布并未直接发表意见,而是询问起了一旁的禄东赞。

“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

“赞普,吐谷浑不能被灭,就算要被灭,我们也要分一杯羹。”

禄东赞不愧是吐蕃大相,老奸巨猾一般的人,一下子提出了最重要的策略。

“好。”

闻言,松赞干布做出了决定,吩咐道:“抽调藏茹、孙波茹之兵前往乌海。”

“由悉编掣逋都护统率。”

“如若发现唐军出兵,即从乌海驰援吐谷浑。”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