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爹真是狠心呐!”桂氏哭诉着,她为姜家生三子,穷时无怨,落难未弃,如今家有起色,丈夫却要和离另娶罪眷。三牛、四牛、五牛听得明白,三牛赶忙吩咐弟弟照顾娘,自己则匆匆去找爹和爷爷奶奶。
刚到老人院儿,就听到老太太怒喊“休妻”,这可把他吓坏了,娘若被休,儿子名声受损,她日后也定无好日子。正慌神时,又听见爹说“为了孩子也不能休妻,和离只是气话”。
姜父为了几个孩子,决定不与姜母和离,他细数着姜母的种种过错,打算尽快教会儿子们打理生意,便带姜母回老家,让她远离儿子们,同时自己还要纳妾。而这一切,都被院外的姜三牛听了个正着,他如遭雷击,内心五味杂陈,不知该心疼生母还是亲爹。
另一边,姜母正对着二儿子诉说着不舍,刚到京城,儿子却要回去,她满心悲戚。
“真的是难受啊!”屋内话语声传来,三牛瞬间稳不住了,踉跄着冲进去,“扑通”一声,在老太太、老爷子和姜木生面前跪下。此刻,他明白父亲因家庭诸多顾虑,有回家的念头。
父亲一心想在天子脚下做生意,借陈虎关系在京卫牵线,谋划着二房崛起。想让他娶京卫姑娘,年后买地,让老五考科举。可三牛不想父亲为了孩子放弃梦想,父亲如此年轻,刚在外面有了起色,怎能回去?他赶忙安慰父亲,称会尽快娶能管家的媳妇,让父亲安心打拼,莫要放弃大好前程。
姜木生坚决要带着妻子回去,只因担心她的某些行为在姑姑和表妹面前暴露,让自己没脸面对对姜家有大恩的她们。毕竟姜家能有今日,全赖杏儿的方子和陈虎的关系。那几个妾为方子而来,若不是陈虎,只怕方子早已被明抢。
老太太提出自己带走人,还操心着孙子们的婚事。而三牛主动提出回老家,守护母亲。就在此时,老爷子却做了个意外的决定:让四牛回老家……
除夕夜,老爷子一句“行了,天太晚了,都回去睡!”一锤定音,某件事就此定下,而这边的闹腾没传出去,柳杏儿等人浑然不知。第二天,一家人欢欢喜喜迎接新年,贴窗花、对联,挂起红灯笼,处处洋溢着喜庆。
柳杏儿和姜氏在灶房忙碌一整天,做出满满一桌好菜。饭后,姜氏要给孩子们发红包,小老三虽不好意思,但福川却大声喊“要”,还教育小老三红包“肉烂在锅里”。孩子们收完红包,又把画的平安符送出,叮嘱大人戴在身上。随后,便欢笑着跑出去放烟花鞭炮,一幅欢乐的新年图景就此展开 。
京城边儿的京卫,可比宁静的小河村热闹多了。从腊月二十五起,这儿就烟火不断,有钱人家舍得,孩子们更是满街跑着放烟花炮仗,瞬间熟络成一片。陈庭又长高了,英俊温柔的模样引得小姑娘们偷偷张望。
柳杏儿和姜氏在大门口看孩子们嬉闹,陈虎与余半仙站在影壁前。余半仙问陈虎不带媳妇去,陈虎觉得天冷且地方晦气,自己去就行。他直言不在意江山龙脉,只担心天下大乱小媳妇过不上安稳日子。余半仙还称这次帮他除掉妖道,让他以后别再多管,不然真得进棺材了。
过年时分,本应喜庆,可陈虎却突然问余半仙:“说起来,你想埋哪儿?想要啥样式儿的棺材?”这突兀又带着几分荒诞的对话,瞬间打破了节日氛围。余半仙倒是毫不忌讳,直言想要金丝楠木棺材,葬在清虚观。陈虎打趣他,以为这仙风道骨之人会洒脱地将骨灰撒遍五湖四海,没想到如此“俗气”想入土为安。
余半仙笑着回应自己本就是俗人。望着绚丽烟花,他感慨浪迹一生,死后要守着道观。还把棺材之事托付给陈虎,陈虎更是语出惊人,称找不到就弄当今皇帝的。在这烟花盛放之时,两人就这么定下了这奇特的“棺材之约” 。
昨夜,陈虎与柳杏儿在酒意的催化下,共度了激情荒唐的一夜。彼时的柳杏儿,恰似艳丽的縢花妖,将陈虎紧紧缠绕。一夜欢情后,柳杏儿累得沉沉睡去,陈虎穿好衣衫,在她脸上深情一吻,许下“给她一个盛世”的诺言后悄然离去。
孩子们也一同跟着走了。次日柳杏儿起得晚,姜氏遗憾不知他们年三十就走,还安排柳杏儿去二舅家,并编好说辞。柳杏儿应下,简单吃了剩饭便去收拾东西,今晚,她将在二舅家度过。
过年时分,姜氏母女带着满满一马车礼物去姜木生家。姜木生看到礼物直跺脚,姜氏却笑着回忆往昔娘家的照顾,老太太也让他安心收下。三四五牛想起亲娘昨日还拿姑姑回娘家说事儿,不禁羞愧垂头。
众人进客厅后,老太太没见孩子们,柳杏儿告知福川去清虚观过年了,因他是清虚观师叔,辈分高不能缺席,陈虎等孩子陪着他。柳杏儿还特意叮嘱对外别声张,以免影响福川念书。这消息让众人诧异,姜氏见状,赶忙解释清虚观乃是京郊道观,当今还是其俗家弟子。
那个神秘的余半仙,竟然是清虚观的师叔祖!他还收了福川做关门俗家弟子。这消息一传开,瞬间在众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福川入了余半仙门下,如今身份可不一般,就连镇远侯都不敢轻易招惹。
一家人得知此事,惊得目瞪口呆。老太太激动得猛拍大腿,直夸福川福气好,还感慨这是自家闺女和孙女儿的功劳,毕竟是她们把余半仙带回家看风水的。三牛更是大胆猜测,福川辈分比皇帝还大,堪称皇帝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