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俄国开战,除了能拿回土地,还有另外两个目的。”戈辉进一步解释:“一是为了练兵,培养军事干部,保持禁卫军的战斗力,应对将来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二是通过外部的战争压力,解决特区内部矛盾,就是国内的问题,国外解决。”
“国内的问题,国外解决?”慈禧疑惑道。
“这只是我的一个解题思路,需要用时间来验证。”戈辉坦然道。
“那你说,朝廷的问题,能用你说的这个办法解决吗?”慈禧突然问道。
“朝廷……”戈辉犹豫了,因为朝廷的问题无解:“朝廷……危局,不宜大动,顺其自然,收买民心,尽量转移普通百姓与朝廷的矛盾。”
“危局?”慈禧震惊:“皇帝会有危险?”
“皇帝陛下正在整编大清皇家近卫军,有这十万大军拱卫京城,谁敢威胁皇帝?”戈辉十分肯定地说道。
“你说的收买民心,和转移普通百姓与朝廷的矛盾,又是什么意思?”慈禧又问。
“免除全大清国农民的土地税(清国不是没有土地税,是没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税),让农民不再与朝廷对立,让地租成为农民和地主的最直接矛盾。”戈辉解释道。
“朝廷本来就没钱,你还让朝廷免除土地税?”慈禧惊诧,她不得不怀疑戈辉用心不良。
“事实上,朝廷本来也收不到多少土地税,地方上更种截流,朝廷能拿到的非常少,几近于无。”戈辉进一步解释:“就这点苍蝇肉,还不如不收,皇帝陛下还得了仁慈之名,何乐而不为呢?”
“那朝廷的钱从何来?诺大个朝廷,没钱可不成。”慈禧眉头紧锁。
“朝廷有海关锐啊!除了美国和德国的赔款,其它国家的都不用赔了,省下了一大笔钱,再说了,朝廷就是不支付德国和美国的赔款,美德两国又能拿朝廷如何呢?现在可不是庚子年了。”戈辉继续解释:“朝廷还可以卖筑路权,矿山,码头,这些能为朝廷创造大笔的财富,比收税容易多了。”
慈禧神色复杂地看着戈辉:“你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有一天皇帝陛下想收回路权、矿山、码头,在黑洞洞的枪口之下,还有人敢不归还吗?”戈辉幽幽地说道:“我们还可以加大鸦片出口,把鸦片卖到欧洲和美国。(有史实为证)”
慈禧神色复杂地看着戈辉,果然是祸害啊,八杆子打不着的人他都要坑一下。
等戈辉从慈禧太后那里离开,来到豪华包间的时候,距离晚上7时还差不到十分钟。
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已经来了,正坐在沙发上与孙婉儿、宁远说着什么。戈辉一脸歉意地说道:“我来晚了,让几位久等了,一会儿我先自罚三杯。”
看到戈辉进来了,坐在另一侧沙发上黄石和张仪连忙起身敬礼。
“放下吧!”戈辉摆手示意:“你们俩辛苦了。”
“不辱使命,不负忠诚。”黄石和张仪齐声回答。
“黄和张,非常优秀,如果不是您的部下,我都想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了。”列宁说道。
听完孙婉儿的翻译,戈辉微笑着说道:“能在先生手下工作,是他们的荣幸,值得自豪一辈子。”说完,抬手伸向饭桌的方向:“我们入席吧!”
众人入席,分宾主落座,一番工式化的寒暄客套碰杯之后,戈辉真的自罚了三杯。二两的酒杯,戈辉连喝了三杯,诚意满满。
戈辉的三杯酒之后,双方立即开始了熟络的沟通。
戈辉问列宁,俄国普勒泰维特的现状,布尔什维克现阶段的任务,对孟什维克是全盘否定,还是听其言,观其行,如果你们成功了,会怎么处置俄国皇族等很多个问题。
列宁问戈辉,禁卫军和俄国的战争会持续多久,需要什么样的结果战争才能结束,你以后会不会走向独裁,你是怎样思考的特区的将来,你会不会统一整个清国,你会怎样处置满清皇族等很多个问题。
双方一问一答,你来我往,聊的越来越深入,酒也喝的越来越多。
列宁在醉酒之前,问出了他最想问的问题:“你邀请我来朝阳,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听完孙婉儿的翻译,戈辉放下酒杯,认真地告诉列宁:“我主政东北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换一个活法,带着我治下的百姓换个活法,因为清国的普通老百姓,真的太苦了,承受着整个国家社会的全部压迫,完全看不到希望,所以北京朝廷的制度……”戈辉轻轻摇头,然后吐出两个字:“不行”。轻叹一声后,继续说道:“那么,欧美强国的制度好不好呢?”戈辉自问自答:“据我收集到的情报,除了资源丰富的美国外,其它欧洲国家日子过的并不好,如果不殖民掠夺,他们的日子有可能还不如大清,普通民众的日子过的十分艰辛。”戈辉认真地看着列宁:“贵国还在实行农奴制,普通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和清国的普通百姓一样。”
列宁靠在椅背上,眼神迷离,醉态明显,但头脑还算清醒,还在坚持听孙婉儿的翻译。
孙婉儿翻译完毕,戈辉继续:“那么,我治下的特区,希望在哪里?特区的百姓怎样才能换个活法?”戈辉依然自问自答:“只能摒弃旧制度,改用新制度,不同于北京朝廷的制度,也不同于欧美强国的制度,走第三条路,什么是第三条路?”戈辉摇头:“我不知道,只能自己寻找摸索,摸着石头过河。”戈辉突然拔高了声调,因为他发现列宁的眼神越来越迷离:“直到有人送回来一本书……”戈辉抬手,副官兰方舟立即双手奉上三本三十二开本的红皮书。戈辉接过三本红皮书,直接递给眼皮半闭的列宁,还有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然后认真的告诉他们三人:“《卡米耐斯特宣言》,我在这本书上看到了希望,特区的希望,特区百姓的希望。”
列宁完全是下意识的伸手接过戈辉递过来的《卡米耐斯特宣言》,这是俄汉对照版。眼睛里已经出现重影的列宁,还是看清了俄文书名《卡米耐斯特宣言》,列宁立即清醒了许多,简单地翻看了几页,都是俄汉对照,字迹清晰,大小适中,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他努力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戈辉:“你翻译这本书是什么意思?”
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也是满脸震惊之色,两人也在翻看手中的红皮书。
“明天开始,在朝阳,锦州港区,锦西港区,公开发售。”戈辉大声的告诉列宁:“目前有七国语言的对照版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的调查员了解到先生的事迹,立即传回了特区……”戈辉开始讲述派人接触列宁的过程:“这就是先生今天来到这里的原因。”
列宁听完翻译,扭了扭僵硬的脖子,定定地看戈辉,问道:“现在我来了,你想让我做什么?”
戈辉直接告诉列宁:“邀请先生在特区的工厂讲课,在特区广播电台讲课,在特区的大学讲课,把先生的想法讲给所有的普勒泰维特。”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你要知道,普勒泰维特的觉醒,会伴随着暴力革命,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这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战争。”列宁听完翻译,认真地提醒戈辉。
“我们就是要在一场涅盘中重生。”戈辉认真地告诉列宁:“我不怕战争。”
列宁皱着眉头,痛苦地摇头,心中十万个不理解。
“我会送给先生十万支M1891莫辛纳甘步枪,十万德国马克支持先生的普勒泰维特事业。”戈辉直接上王炸。
“你说什么?十万支莫辛纳甘?十万德国马克?”列宁震惊得目瞪口呆,目光在孙婉儿和戈辉身上来回横跳。
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也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地看着戈辉,真希望这不是戈辉借酒发挥。他们领导的几次武装暴动,之所以失败,很大的原因是枪太少,如果戈辉真的给他们十万支莫辛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