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谋划鬼子军舰(1 / 2)抗战之不该遗忘的地方首页

于是,各方纷纷派出代表,试图劝说赵卫国保持冷静。毕竟,鬼子的八艘军舰正停靠在大江沿岸,犹如凶猛的巨兽一般,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然而,当这些代表见到赵卫国后,却惊讶地得知,第三集团军仍在继续攻击鬼子部队,而下达这一命令的人竟然是张凤祥!这一消息让代表们感到十分意外。

在听完赵卫国的解释后,代表们瞬间恍然大悟。原来,他们都被鬼子那唬人的军舰给吓到了,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只是鬼子的一种心理战术。

意识到这一点后,两方代表都觉得自己有些过于紧张和谨慎了。代表们迅速将与赵卫国的所有谈话内容详细地汇报给了上级。

仅仅在华中地区停战五天后,国府跟延州部队便毫不犹豫地继续对鬼子发起了攻击。不过,这次攻击部队都得到了上级明确的指示,不得攻击到大江南北三十公里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鬼子这边的畑俊六和山下奉文刚刚松了一口气,正准备重新调整部署,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然而,就在他们还未完全缓过神来的时候,前线再次传来了三面被攻击的消息,这让畑俊六怒不可遏。

畑俊六气急败坏地找到这次增援过来的混编舰队长前田小五郎少将,愤怒地说道:“前田君,这些国府军队实在是太猖狂了!我希望能借助军舰上威力巨大的巨炮,给这些国府军队一个狠狠的教训。”

然而,前田小五郎却无奈地告诉我:“畑俊阁下,帝国军舰射程最远的大炮也不过区区二十九公里,目前根本无法触及到国府军队。”

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将畑俊六的满腔怒火瞬间浇灭。畑俊六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着前田小五郎,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足足过了五分钟,畑俊六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嘴里喃喃地念叨着:“八嘎牙路!八嘎牙路!八嘎!”

等畑俊六发泄完心中的不满后,猛地转身,对着副官村上库底吼道:“给所有前线的帝国军队下令,立刻撤退到延大江南北二十公里处布防!”村上库底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应道:“哈衣!”

这道命令迅速传遍了华中地区的鬼子前线,所有的鬼子部队如惊弓之鸟一般,开始陆陆续续地向大江以北二十公里处撤退。而与此同时,国府、延州以及远东兵团在成功攻击到大江南北三十公里处后,便果断地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与鬼子形成了对峙之势。

面对鬼子的挑衅,国府、延州以及远东兵团的所有部队都表现得异常冷静,他们坚守阵地,绝不主动出击,只是用重炮作为回应,让鬼子尝尝被炮击的滋味。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张龙突然给远东兵团总部发来了一封紧急电报,请求援助。张凤祥看完这封电报后,嘴角不禁泛起了一丝笑容。

张凤祥转头对身边的李再荣说道:“给佟衡和赵维祥下达命令,让他们两人立刻从海军部队中抽调二百名官兵,火速南下支援张龙的部队。”李再荣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去传达这道命令。

原来,张龙在电报中详细描述了他这几天的侦查情况。根据他的观察,鬼子目前的情况是外紧内松。由于兵力严重不足,鬼子只能将大部分部队派往前线,与国府、延州方面的部队对峙。这就导致了他们后方的防御出现了漏洞。

张龙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他计划趁机缴获那八艘鬼子军舰。然而,他也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即使成功缴获了这些军舰,他的部队也不会启动它们。这样一来,这些军舰就会变成毫无还手之力的活靶子。

所以,张龙在电报中紧急请求总部给予支援,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启动这些军舰,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安排好对张龙的支援后,张凤祥并没有停下思考。张凤祥又让李再荣把高丽半岛以及东南半岛的最近所有报告都拿过来,仔细查看了一遍。

经过一番审视,张凤祥发现这两个区域的情况都在按照原定计划顺利进行着。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看着这些报告,张凤祥心中渐渐升起了一个新的想法——到华中地区去视察一番。

毕竟如今局势复杂多变,尤其是华中地区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由于远东地区已经停止作战,张凤祥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机动兵力,这无疑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

在深思熟虑之后,张凤祥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二舅吴国伟和父亲张天佑。张凤祥认为,尽管鬼子侵略者的失败已成定局,但仍有必要与国府方面进行接触,以便告知远东兵团的立场。

当张凤祥向吴国伟和张天佑阐述自己的计划时,两人的反应却出乎张凤祥的意料。吴国伟和张天佑都明确表示反对这一提议,认为此举风险过大。

然而,张凤祥并未轻易放弃,他继续解释道:“父亲、二舅,如今鬼子的失败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所担心的是,如果我们不与国府方面建立联系,将来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

张天佑沉默片刻,然后问道:“凤祥,你是否担心将来会出现我们被前后夹击的情况?”张凤祥叹了口气,缓缓点头,表示认同父亲的担忧。

吴国伟插话道:“这种情况应该不太可能发生吧!”但张天佑却反驳道:“在明知失败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会做出垂死挣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吴国伟思考片刻后,提议道:“凤祥,要不还是由我去与国府方面接触吧!这样可以降低一些风险。”

张凤祥一脸严肃地对二舅吴国伟说道:“二舅,你要和大舅吴国华保持紧密的联系,全力配合我父亲,将咱们内外东北建设成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吴国伟听后,眉头微皱,担忧地回答道:“建设这些事情,其实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但我最担心的还是你的安全!”

张凤祥连忙安慰道:“二舅,您放心吧。这次我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不仅会把聂裕华的第四集团军安排过去,我自己也会亲自率领所有的内卫部队一同前往。而且,我不会轻易地暴露在最前线,一定会确保自身的安全。”

张天佑见张凤祥如此坚定,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前往华中地区。吴国伟见状,也只好叮嘱道:“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张凤祥微笑着回应道:“二舅,您就放心吧,我会注意休息,不会让自己过度劳累的。”

紧接着,三人又针对内外东北近期需要落实的工厂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对各项工作的安排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计划。

第二天清晨,阳光初升,张凤祥早早地起床,精神抖擞地开始下达命令。他首先命令张三蛋的第十三军和李来福的第十四军迅速接替聂裕华部的防御任务,确保防线的稳固。同时,张凤祥还命令聂裕华所部立即南下,与赵卫国的第三集团军会合,共同展开对鬼子的反攻行动。

一周之后,张凤祥率领着一个团的内卫部队,正式踏上了前往华中地区的路程。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抵达了彭城。

赵卫国、聂裕华、张龙和赵虎等人早已在彭城前线指挥部等候多时,见到张凤祥等人的到来,他们纷纷迎上前去,表示热烈的欢迎。

进入指挥部后,众人稍作休整,赵卫国便开始详细地向张凤祥介绍当前的局势。他指着地图,将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以及近期的战斗情况一一作了说明。

听完赵卫国的介绍,张凤祥对整体局势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紧接着,张凤祥将目光转向张龙,询问起张龙所负责的计划目前进展到了哪个阶段。

张龙站起身来,表情严肃地回答道:“目前炸沉鬼子军舰已经不成问题,但要想缴获这些军舰,难度确实不小。”

张凤祥眉头微皱,追问道:“主要的难点在哪里呢?”

张龙解释道:“鬼子在金陵城的兵力比较多,如果能把其中一部分部队调离金陵城,那么我们成功缴获军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张凤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问道:“金陵城现在还有多少鬼子部队驻扎呢?”

张龙回答道:“根据我们的侦查,目前鬼子除了在新昌与我军对峙的十个师团二十五万部队之外。在金陵城还驻扎着八个师团,大约十六万正规军。”

张凤祥不禁感叹道:“金陵城还有十六万正规军,确实不少!如果能调走三到四个师团,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张龙回应道:“司令,我也是这么想的。”话音未落,聂裕华突然插话道:“司令,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张凤祥见状,连忙说道:“有话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