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挣扎?深夜刷手机时,明明知道该休息了,手指却停不下来地滑动屏幕。第二天醒来,又陷入深深的自责。
明明知道该做什么,却常常难以自控,陷入拖延与放纵的恶性循环中?
这就是最痛苦的困境:你比谁都想要改变,你比谁都清楚应该怎么做,却难以付诸实践。说到底,这一切都源于缺乏自律。
为什么自律这么难?
其实,真正的自律高手,不靠意志力硬撑,而是构建一个俯瞰全局的"第三视角"。
01如何建立第三视角
第三视角,要求我们以观察者的身份审视自身行为。
这个视角就像一位严厉又智慧的导师,24小时监督着你的一举一动。当你找借口拖延时,它会毫不留情戳破你的谎言。
周文强老师分享,当他连续休息两三天时,心里就开始有个声音不断提醒他:“你应该去录课、去分享、去创造价值!”正是这个声音,让周老师起身投入工作。
当你建立起这样的“第三视角”,除必要的休息外,过度的放松会让你产生罪恶感,因为你的内在标准已经完全不同。
而建立“第三视角”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生存驱动:被生活逼出来的自律;成就驱动:为目标而奋斗的自律;使命驱动:享受成长的自律。
每个阶段,这个“第三视角”都在不断进化,推动我们突破自我设限。
02从知道到做到的实践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