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沙家浜(2 / 2)四合院:化身何雨柱,暴打众禽首页

当何雨柱的目光落在马华身上,注意到他两手空空,显然已经将那精心准备的七菜一汤全都送往小包厢时,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笑意。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眼神中带着几分戏谑,开口问道:“马华啊,领导们那边开始动筷子了没?”

马华一听师父问话,立刻将刚才那个关于唱戏的小小疑惑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快步走到何雨柱面前,仿佛带着一股子急切,搬了个凳子就坐了下来,那动作利索得就像是在表演杂技。一坐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分享:“师父,他们正在吃呢!那吃相,简直了,恨不得连筷子都一块儿吞下去。您平时看他们一个个都装得威风凛凛,一脸严肃的样子,谁知道吃饭的时候比我还狼狈!”

说到这里,马华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得意和满足。然而,尽管他嘴上说得轻松,但不经意间咽口水的动作,还是悄悄地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何雨柱看在眼里,心里好笑,暗想这小子真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

何雨柱的眼神不经意间扫过灶台旁边,注意到马华时不时地往那边望,尤其是盯着一只倒扣在灶台旁的篮子,那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渴望。何雨柱心里明白,这小子肯定是惦记着那些为他们自己准备的饭菜呢。

于是,他故意瞪了马华一眼,装作生气的样子说道:“你这小子,真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还愣着干什么?难道还想让我喂你啊?”

马华一听这话,立刻从还没坐热的凳子上跳了起来,那动作快得就像是被弹簧弹起来一样。他几步就走到了灶台旁边,迫不及待地翻开了那只箩筐,端起了藏在底部的几个盘子。那盘子里装着的,正是他们为自己准备的饭菜,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马华端着盘子快步回到何雨柱身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盘子一一放在何雨柱面前的桌子上。那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是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放好盘子后,他抬头看向何雨柱,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期待。

何雨柱看着马华这副模样,心里不禁感到一阵温暖。他拍了拍马华的肩膀,笑着说道:“行了行了,别愣着了,快吃吧。吃完赶紧滚蛋,别在这儿碍眼。”

马华一听这话,立刻拿起筷子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吃相虽然有些狼狈,但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和幸福。何雨柱看着马华,心里暗暗想道:这小子,虽然平时有点调皮捣蛋,但关键时刻还是挺可靠的。

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吃着饭,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厨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外面则传来领导们谈笑的声音。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温馨而美好。

马华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双竹筷子,那筷子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显得格外干净。他双手捧着筷子,恭恭敬敬地递给何雨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师父,您先请!”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敬意和期待,仿佛这不仅仅是一顿饭的开始,更是一种传承和尊重。

何雨柱接过筷子,眼神中闪过一丝满意。他知道,这箩筐底下藏着的并不是真正的剩菜,而是那些因为无法全装进盘子里送到小包厢而特意留下来的美味。说是剩菜,其实都是他精心准备,新鲜出炉的佳肴。他利用自己作为厨师的便利,巧妙地为他们师徒俩留下了这份惊喜。

虽然留下的食物并不多,但足以让他们师徒俩吃得心满意足。甚至,还能各自带一些回家,与家人分享这份难得的美味。这样的做法,对于他们师徒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默契和习惯。

“难道就只允许那些厂领导剥削我们工人兄弟,我们自己吃点剩菜怎么了?”几年前,当马华心里还稍微有点顾虑,担心这样做会被厂领导找麻烦时,何雨柱就是这样开导他的。那时的马华,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对于师父的话半信半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良苦。

如今,时光飞逝,当年那个吃剩菜时提心吊胆的少年已经长成了二十岁的壮小伙。他对于这些“剩菜”已经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反而充满了期待和享受。每当这个时候,他都能感受到师父对他的关爱和照顾,心中充满了感激。

何雨柱看着马华这副模样,心里暗自感叹:“真是世风日下啊!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我们师徒俩能够吃得开心,过得自在。”他拿起筷子,先往自己的铝皮饭盒里夹了一些菜,那饭盒在灯光下泛着冷冷的光,与热腾腾的饭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又拿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那馒头松软可口,仿佛轻轻一咬就能化开。

做完这些,何雨柱才招呼旁边眼巴巴看着、早就馋得直流口水的马华。他笑着说道:“行了,别看了,快吃吧。吃完咱们还得赶紧收拾呢。”马华一听这话,立刻拿起筷子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吃相虽然有些狼狈,但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和幸福。

何雨柱看着马华,心里不禁感到一阵欣慰。他知道,这个徒弟虽然有时候调皮捣蛋,但关键时刻还是很可靠的。他们师徒俩就这样默默地吃着饭,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厨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外面则传来领导们谈笑的声音。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温馨而美好。

吃完饭,他们师徒俩开始收拾厨房。马华负责洗碗刷筷,而何雨柱则开始整理灶台和炊具。他们配合默契,动作迅速,不一会儿就将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看着整洁的厨房,他们相视一笑,仿佛是在庆祝又一次成功的“剩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