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二月二 封神大典(1 / 2)我有一尊炼妖鼎首页

二月二,龙抬头,清晨细雨霏霏骤停,为清河城染上了一抹春意,午后,整个清河城热闹异常。

“五色糯米饭——新鲜热乎的——黄红白紫黑——龙王吃了都说好嘞!”

“卖纸鸢——红橙黄绿紫——上好做工——百年老店——赛纸鸢来头名取!”

“清河香——水神大人都说好——献上一香保平安——敬上三香福运来!”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欢天喜地的擂鼓声,更多的是清河城百姓的喝彩声,言谈声,祈祷声,一副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感染了本该严肃,皆为封神大典严阵以待的清河城三司众人。

此番场景与《清河县志》的书中世界投影的水神大祭又是何等相像?同样的卖五色糯米饭,同样的举城欢庆,同样的蛟龙行洪,于今日重演,可当年的飞剑斩蛟龙的仙人又何在?

乱世之中,仙魔祸乱,若无自身实力为立身之根,欢聚圆满的生活,终究如水中无根浮萍,任由风吹雨打,身不由己。

种种杂念闪过陆鸣的脑海,与封神台下,乔装打扮的诸葛乐对视过一眼,老庙祝沙哑却庄重严肃的宣读声,打断了陆鸣缥缈的思绪。

“元丰九十六年夏,妖兽围城,妖人作乱,清河城城隍晓大义,护万民,不幸陨落,实乃我清河百姓之损失,然,万象更新,不破不立,元丰九十七年春,清河城西郊,柳氏有一女,名为柳如烟,有好生之德,上侍奉父母,下教导儿女,时而有放生之善举,却不幸早夭,实为清河城之不幸。”

台下的老百姓不知所以,只知是好事,拍掌叫好。

而台上的众人知道,自山河图遗落后,人道封神再难实现,此是为凝聚清河城万民香火,需先在清河城民众中树立城隍的形象,编造来源故事,香火方才能汇聚到柳树中,在万民香火中的念头催生灵智,最终才能孕育出新的自然神祇。

而陆鸣知晓的更多,这位柳氏指向的恐怕不是城隍庙中的那棵老柳树,而是与李家交易的天玑那位想要借香火人道筑基的爱人。

“故而,柳氏此举感天动地,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其就此而去,托梦于我,天地为鉴,日月所照,今日,大乾朝廷封柳氏为清河城城隍,享清河城万民香火,护万民平安。”

随即四位特意筛选的高大威猛的壮年男子,肩抬一轿子,不徐不疾来到神台上,最终缓缓在神台中央放下。

老庙祝白发苍苍,手持柳枝,颤颤巍巍地走近神轿,枯瘦修长的双掌靠近,随即缓缓掀开轿前的帘子。

此举谓之请神见众生,亦谓众生见神。

神灵者,本无形无相,故而无神像,可众人眼中,神灵有形,无形则无神,唯有铸造神像,让众人心中形成神灵的形象,所产生的香火念力,方才归属为这位神灵所用,否则其所产生的念力香火无处可去,飘散于天地间。

台下的老百姓翘首以盼,纷纷涌到前头,皆想先看看新的城隍像如何,是不是和旧城隍那般,面容不清,手持长剑玉瓶,却又不敢大声催促年迈的老庙祝缓慢的动作。

神轿的帘子徐徐揭开一角,可还未等台下的老百姓看个清楚,老庙祝似双手不稳,颤抖地放下帘子。

单单只有一瞬,可陆鸣眼尖,已然看清神轿内的神像模样——长发及腰,身着素衣,手持玉瓶,其中插着柳枝,看似与其他城池的封柳树为神,塑造的女城隍像相似,实则大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