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天塌地陷,十万火急
“托皇上天威。一切顺利。”李怀忠恰如其时地朝西南方向拱了拱手。“老实说,我们原本已经做好了强攻的准备,但平壤完全没有设防,连城门都没关,所以我们直接就进城了。”
“没有设防?”袁可立颇有些意外,还下意识地瞥了柳应元一眼。“我们在安州都驻了好一阵了,平壤方面怎么也该听说了才是啊。”
在南下朝鲜之前,袁可立便通过多方渠道打听到,平安道的观察使朴烨是领议政朴承宗的近亲。他之所以能骤得监司之高位,也只是因为这层裙带关系得到了国王的超擢而已。所以在进入安州之后,袁可立一直担心朴烨会殊死抵抗,导致李如柏部不得不强攻平壤。
袁可立倒是不担心李如柏部拿不下平壤。据他所知,平壤及其周边地区顶多也就只有一万多守军。集中到平壤一城,恐怕连五千之数都凑不到,而且就连这点兵马,还多是老弱不堪之辈。堪战能战之兵十不存一。
即便李如柏率领的人马都是没上过战场的京营兵,但凭着堪称过剩的火力,对付他们还是绰绰有余的。正所谓打不了奴贼,还打不了你朝鲜人吗?
袁可立之所以有此顾虑,只是觉得这种父子反目,刀兵相见的场面实在是过于难看了。在他看来,这就好比父亲为了让逆子听话,在光天化日之下,拿着荆条追在儿子的屁股后面猛抽,还撵得这逆子满大街乱跑。就算最后抽痛了,打听话了,那也是一场国际笑话。
如今听李怀忠说平壤无血开城,袁可立虽然是欣喜异常,但与此同时他心里也难免泛起嘀咕。
“唔”李怀忠想了想。“据他们自己说,监司衙门确实已经收到了肃川郡的照会,知道您老行辕安州的事情,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恭迎您老了。只是怕奴贼作奸伪诈,所以还在核实消息。”
以朴烨为首的平安道监司衙门不是没有设防,更没有准备恭迎袁可立,他们只是没有料到李如柏竟然会带着明军从南边过来捅平壤的屁股。
李如柏部和杨应春部在翁津分开之后又过了两天,这支来自山东蓬莱的船队终于抵达了原定的登陆场——一个叫作南浦的地方。
浦者,入海口是也。因此所谓的南浦,也就是位于平壤以南的大同江的入海口,从这里出发,只需沿着河道先向东行进,再转而北航,即可使船队直抵平壤城南。但李如柏并没有让大军走江面过,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纤夫提供动力让船队逆流航行,而且大同江蜿蜒至极,航程几乎是陆路的两倍。
抵达南浦后,李如柏命令部队就地登陆,并休整了一夜。次日,他留下了一些因严重晕船而无法继续前进的士兵,带着七千多人狂奔突进,只了一天半的时间便兵临平壤城南。
李如柏率部抵达平壤的时候,平安道监司衙门已经收到了来自肃川郡的急报,也看见了那道意在废黜国王檄文。
应激之下,朴烨命令城防部队封锁了平壤北部的七星门,普通门和长庆门。与此同时,他还派出了一支总计有一千人的部队,进驻了平壤以北最近的一处制高点牡丹峰——牡丹峰上的堡垒还是二十八年前,明军收复平壤时,驻扎此处的副总兵查大受和游击将军吴惟忠命人修筑的。
做完这一切,并向王京发出急报之后,平壤的文武官员们便陷入了无穷无尽的争吵之中。
在废黜国王的檄文到来之前,朴烨作为朴承宗的近亲,国王的半个心腹,还是相当有号召力的。但在官员们看见那道檄文之后,朴烨的权威便一落千丈了。好些在斗争中被排挤出京的官员,以及对国王心怀不满的本地士绅,甚至公开跳出来号召大家去安州迎接监护入城。
而这时候,害怕激化矛盾,更怕在事后被认定为“冥顽不化”的朴烨,甚至都不敢命令身边最后的亲信镇压这些鼓噪的声音。
就在朴烨顶逐渐不住压力,准备派人去安州接触袁可立的时候,李如柏的先锋骑兵风一样的从城南的含毬门进城了。
得知明军进城,平壤的文武们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官员们一面派人去解除北方三门和牡丹峰上那毫无意义的戒备,一面“请”朴烨出面带着大家“喜迎王师”。
宗藩双方正式接触之后,朝鲜官员们很自然地摆出了一副堪称谄媚的恭顺姿态。此前在北方三门设防的事情,也被官员们集体“忘记”了。取而代之,是一种心中存疑,但时刻准备恭迎监护大驾的体面说法。
“呵呵。”袁可立轻轻一笑,转而对柳应元说道:“柳佐郎。看来这朴烨可没你想的那么冥顽不灵啊。”
“皇恩浩荡,天兵威武,”柳应元接上话茬,顺势拍了一个马屁。“朴烨不过宰相门下一走狗,不敢与天兵对抗也是应有之理。”
袁可立一脸受用地点了点头。接着便对李怀忠道:“既然如此,那我们明天就继续南下吧。”
“明天就启程南下吗?”李怀忠问道。
“有什么问题吗?”袁可立笑着反问。
“袁监护不审案了吗?”李怀忠笑道。
“审案.”袁可立苦笑道,“皇上派我来朝鲜,也不是为了让我当理官。我只是不愿意坐着干等而已。”
李怀忠立刻抱拳致歉:“末将接驾来迟,还请袁监护恕罪!”
“哎呀!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们已经来的很快了。”袁可立摆摆手,轻松地说道:“再说了,这天底下还有比国王叛国更大的案子吗?”
————————
咚咚咚!咚咚咚!
日近黄昏,李贵家的门突然被人疾风骤雨般地敲响了。
“谁啊?别敲了!听见了!”门房出来应门的时候已经带了些许火气。
“哟!八爷?”打开门,见来人是李曙的堂弟李旿,门房脸上的愠意立刻消减了七成。“您不是跟着二爷一道去长湍了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默斋公,默斋公在不在?”李旿气喘吁吁。“有急事,快带我去见默斋公!”
“哎呀。”门房面露难色,“真是不巧,老爷带着大少爷去拜会朴领相了。您老要不进来歇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