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罗马的君王
当清晨的阳光照在窗口时,商洛按时醒了。松软的床垫,比他家的床要舒服不少。
卡琳家是少数能让他在外头也能睡得相当舒适的地方。其实上次睡得就还不错,这次就更是令人安心。
可能是因为你已经是这里的王了吧。你是在自己的领土上休息。】
“或许吧。不过某种程度上,我确实可以感受到和这片土地的联系。”
古希腊城邦很喜欢把自己的建城传说与地生人联系起来,就是因为地生人是“从土地中生出的人”,天然就与土地的合法所有权产生了联系。
罗马的建城神话就是另一方面的叠——《埃涅阿斯纪里,埃涅阿斯被设定为特洛伊王子,把特洛伊的大权叠到了埃涅阿斯身上。又把希腊阵营的海神拽过来为埃涅阿斯的西行保驾护航。
之后埃涅阿斯在西行的路上去了迦太基,迦太基女王投怀送抱,但宙斯亲自派丘比特来传令,提醒他的命中之地不在迦太基,而在罗马。这里直接用迦太基当作垫脚石,为罗马征服迦太基提供了合理的心理建设。
最后又因为埃涅阿斯本人是很明显的外来者。为了与本地的土地建立联系,神话中又安排拉丁人的国王“拉丁努斯”——很明显是个敷衍的工具人名字,是拉丁国家的具象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埃涅阿斯,完成了故事的大圆满。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一经创作,就在罗马人广泛地流行了开来,因为它完全戳中了罗马人的拧巴心态:彼时的罗马刚刚进入奥古斯都统治下的帝国时期,正处在一个开疆拓土的黄金盛世。
但与罗马的卓越军事实力相比,当时的罗马极度缺乏自我认同上的建设。因为任何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
罗马虽然自诩为希腊文明的侧翼,但就连马其顿都被视作乡下人,罗马在老希腊人眼中更是直接被视作偏远的蛮夷。罗马帝国显然不能接受一个“仰慕希腊的蛮夷”的地位。
而《埃涅阿斯纪的开创之处,就是直接把罗马人直接抬升到了“特洛伊后裔”这个形象上,直接成为了希腊人的宿敌,与希腊人平等。把罗马帝国对希腊地区的征服,也塑造为“特洛伊对希腊的复仇”。但在这种塑造之中,又给希腊人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因为当时有一半的天神都支持特洛伊,那么特洛伊与希腊自然也有并立的资格。
这么一提升,罗马人自我认同的问题就立刻像感冒痊愈后的一个打喷嚏一样——立马就通畅了。至于之后再附带的“与拉丁人成婚”,“放弃特洛伊文化,采用拉丁文化”等等,都是为“罗马继承特洛伊大权”打的补丁。
这说法合理吗?其实并不合理。特洛伊和罗马扯上关系,怎么想都是胡扯的。
但这个方法简单快捷。既蹭了希腊文化的源流,又与希腊文化保持了距离,还给帝国希腊部分保留了空间。任何罗马人只要听到这个说法,就可以迅速根据“特洛伊正统”完成心理认同。
虽然不知道希腊人会不会觉得恶心,但包括查士丁尼在内的许多罗马皇帝都对这一说法津津乐道,查士丁尼本人就说:“特洛伊国王埃涅阿斯,共和国的统治者,据说我们是他的后裔。”。
当然,这种说法也为后来的东罗马种下了祸根。因为这种说法隐含着“帝国文化来源于希腊与特洛伊的共同体,而目前帝国由特洛伊主导”——这导致东罗马那部分可以被骂作“希腊人的国王”,乃至更难听的“拜占庭帝国”。
前者是说东罗马只配做希腊人的王。后者更过分了,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所在地区的地名,直接把东罗马对希腊人的统治合法性也给否决了。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就是这么骂的。威尼斯带队攻破君士坦丁堡时,十字军就宣言“法兰克人才是正儿八经古罗马人后代”,而东罗马帝国只是“卑鄙地窃取了特洛伊权柄的希腊人”。
认同“拜占庭帝国”这个侮辱性说法的法兰克人,也会把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建立的国家叫作“拉丁帝国”,以特洛伊正统自居,和“希腊帝国”做出区分。
希腊人不需要证明自己的文明性,只需要证明城邦在土地上的合法性就可以。而罗马的问题要更复杂一些,罗马毕竟是个次生文明而非原生文明——或者说,罗马没赶上文明原生性的好时候。
毕竟希腊虽然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原生文明,但希腊人的祖宗,比如迈锡尼文明之类,早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而罗马不一样,罗马人文化上的父辈希腊就正好在旁边,而且活得有滋有味。
罗马崛起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是帝国时期,距离真正的罗马帝国黄金时代还有几百年的时间。
公元前3到前2世纪时,希腊正好处于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的复兴中,雅典、斯巴达等一票老面孔借着这股东风摆脱了衰退期。罗马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希腊文明衍生品”的胎记——虽然这胎记在罗马崛起之后已经不再重要了,但童年的阴影还是让罗马人印象深刻,以至于罗马皇帝经常要念叨这件事。
而时至今日,商洛也要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罗马要怎么接受一位震旦人来当罗马王呢。
其实这个乍看起来问题很大,实际上问题没那么麻烦。你看,你作为罗马王在这里很受欢迎是吧?说明这里已经接纳你了。】
“难道成为罗马王不需要正统性吗?”
理论上是需要的——毕竟你统治一个国家,当然需要标明自己的正统性到底来源于何方。因为这是基本的互信保证。毕竟,你不可能亲自去认识帝国里的每一个人。那么你没有亲眼见过的人,要如何才能认识你呢?就只能通过你身上的标签。你是男人,你是女人,你不男不女。你是老人,你是中年人,你是小孩等等。然后,他们就会根据自己对这些标签的认知,快速地在脑海中对你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考虑到你确实不太可能认识所有的人,所以用标签定义自己几乎就成了唯一的方式。】
“那我的标签是什么?我是震旦人吗?”
商洛记得,震旦人在罗马是个非常有趣的身份——震旦人是唯一被允许直接进入罗马浴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