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六章 你怎么在这儿(2 / 2)大晟赋首页

“要了解晟军的阵法战术,公良将军倒是能帮上一些。”

“的确受益匪浅。公良将军的许多建议,都已经归入了练兵的计划之中。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攻路取道。”宣于崇用手在地图上指指画画,每一处天峻地险都有利有弊。

偏之一里,恐怕会使战局的结果差之万里!

说到“取道”二字,方才还默然沉思的宣于璟突然举了烛灯靠近。

莹莹的烛光,将湘河一带照得最亮。

“马族人,都会水么?”他兀地问道。

“水?”宣于崇不解他的用意,“当初我从沛都一路逃回,必经湘河。为了接应,大部分族人都刻意学了。”

“好。剩下不会水的人,也该让他们抓紧学了。”

“学会游水,要做什么?”

“取道。”

“取道?”

“不错。”宣于璟移动着烛灯,一路往南。

“马族东进得路线我早就想过了。”烛光下的宣于璟目定神坚,“中陆地带是晟军最首要的防线,辎重粮草齐备,四面通路,必是大军集结。北方又有宭州禾美族作护,同样不好对付。剩下的,唯有南方……”

“南方?”宣于崇顺着勤王的思路,并没有深想,因为到现在他还挂心与宣于璟开头那一句“马族东进得路线我早就想过了”……

“不错,南方。”宣于璟接着道,“沿着湘河一路往南就是南方诸郡。其中沅州一带今年逢了百年不遇的洪灾,成片的区域被洪水移平,大水退后的重建耗日持久,现在到成了适合跑马的地方。”

沅州虽是水乡,可大部分陆地是平原地势,如果真像勤王所言,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宣于崇迎着勤王的眼,心里赞同,却没说出来。

“怎么,你还有顾虑?早在沛都的时候,我就暗中派人去勘过了。受灾的地区虽只是临水一带,却足够马族骑军过境。算算时间,洪灾过后的虫疾疫病期也该过了。取道南方,绕几步远路,利大于弊。”宣于璟见他定定地凝视自己,以为是不决。

“五……”一个“哥”字被宣于崇含糊带过,“你一直都在替我马族盘算?”

宣于璟对着十一微微一笑,伸手拍了他的手臂:“我一路向西,又在这营中居留数日,总不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吧?”

面具下的嘴角微动,宣于崇好容易才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到地图上。

“南方……沅州……”他默默念着。

“沅州一带受灾深重,朝廷的赈灾款从宁浦开始,层层盘剥,真正到百姓手上的不过十中之一。今年,光饿死的人数,就不少啊。”

一提到沅州,宣于璟不免低落难受,但感叹之后,还是回到正题上,“在水深火热中摸爬滚打的灾民,等马族去的时候,或许可以成为募兵的对向吧。”

宣于崇听到这里,徐徐地点了点头。

“沅州的城防不知如何?”他缓缓问道。

“这一点,你就不必担心了。”宣于璟说着,又笑着拍了他的肩,“以后有机会的话,好好谢谢王罕大人吧。”

“王罕大人?什么意思?”宣于崇还真是越听越糊涂了,王罕大人?该从何说起?

只见此时,宣于璟将地图一收,提笔沾了一点水,用笔毫间的残墨,在桌上书出六个大字:沅州州府,劳德。

——

——

次日,午,尹府。

芮涵一夜难眠,到了清晨才入睡。一觉赖到日上三竿,肚子都咕咕叫了才起床。

她一边揉着眼睛,一边来到后堂用饭。早食是错过了,可午食正赶趟。

尹府后堂中,她是最先到的。

膳房的人怕她饿着,先端了一盅汤品上来,芮涵也不挑,端着碗大口大口喝着,全然不顾长公主该有的样子。璃儿看不过眼,转了头,眼不见为净。

不一会儿,继她之后,宣于崇也入堂了,随便地打了招呼,顾自己坐下。

“十一哥。”芮涵从百忙之中腾出口来叫了一声。

心里头还不死心地想着,等她吃饱了的,还得继续探探五哥的事。

一低头,又有一人入内。

“五哥。”抬一下眼皮,刚送了一匙清汤入口,芮涵唤得含含糊糊。

口中的汤水顺着喉咙划下……

骤然间,她手中的调羹“哐当”一声,落入了汤碗之中。

“五,五哥?”她瞪大了眼,张大了口,下巴都快掉到桌面上了!

“你?你怎么在这儿?”芮涵惊道。